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正从单纯的单一产品输出向构建生态系统的赋能模式转变,然而,在全球化的布局过程中,我们仍需应对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监管体系的不同以及本地化需求的适应等多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出海的关键力量,我们亟待解决如何建立跨国界的信任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如何与实体企业携手共同开拓海外市场的问题。
在6月21日举办的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学院专题研讨会以及课题发布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金融科技出海面临诸多难点
我国数字金融平台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已从沿海地区拓展至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张健华指出,金融科技领域正经历从“出口导向”向“全球战略布局”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企业积极“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和运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全球制造与全球销售”的转变。
邵广禄,中国电信科技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电信集团的前总经理,将这一发展过程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2020年之前,主要聚焦于支付、信贷等单一的金融服务输出。从2020年到2023年,战略转向了“技术+本地化运营”的模式。而到了2023年之后,则迈入了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并构建起了“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数智化底座”的全方位出海架构。
然而,金融科技企业海外拓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张健华指出,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地缘政治和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全球业务拓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可能引发资金冻结或业务中断;其次,基础设施和技术环境的差异使得本地化适配成本增加;最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了获取客户和拓展市场的难度。
根据实践经验,我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必须全面考量市场的潜力、业务与当地环境的契合度,以及当地基础设施对发展的支持力度。腾讯公司副总裁韩开创指出,我国AI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算法的不断更新、数据的持续积累以及“算电协同”的推进。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效能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对AI技术的建设水平产生决定性作用。此外,跨境数据流动遭遇了地缘政治的难题,某些国际市场对中国数据安全持有偏见态度,因此迫切需要我们推动国家间构建一种共同的信任体系。
韩开创认为,我国企业需更加深入地介入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将技术成就转化为普遍接受的行业标准,并确保这些成果得以稳固记录。
河北源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郝旭,以个人投资者的量化交易软件为例,指出在海外拓展业务前,有两个关键问题需高度重视:一是对海外市场的监管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必须谨慎应对;二是面临的文化适应性问题。郝旭特别强调,从事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客户的生活方式、信用观念以及文化传统。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是不断为顾客带来实际利益,然而,由于不同市场对于价值的理解存在分歧,这可能会引发单方面期望的困境。
AI或是破局关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科技企业面临出海的挑战,而人工智能(AI)正逐渐成为它们实现逆境突破的核心手段。“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决策层面,并且依托大型模型,已经显现出一些实际的应用成效。”邵广禄指出,AI已经成为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新技术支撑。此类创新成果正助力海外金融机构加速智能化改革。
深圳华锐分布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邹胜指出,公司出海时遭遇的主要难题是应对全球200个市场的不同监管体系和业务规范。与那些具有丰富国际化背景的对手相比,我国企业必须迅速掌握并适应当地市场的金融产品与工具。为此,需实施“以技术换取时间”的策略,借助AI等前沿技术平台,如同新能源车辆对传统燃油车辆的颠覆性变革,通过更高级别的技术平台来加快对国际市场的拓展,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强大的支持与助力。这种技术上的优势正助力我国企业缩小与国际同行在经验上的差距。
邵广禄进一步着重指出,金融科技企业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迈向国际市场,可从智能计算云服务出海以及金融领域的大型模型数据共享等多个角度实现突破。
一方面,海外数字经济正迅速扩张,带动了云计算需求的不断攀升;金融行业在这一领域扮演着先锋角色。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云计算出口市场达到了256.5亿元,其中金融行业的市场份额为9%,紧随互联网行业之后。从2022年到2026年,金融行业的云计算出口市场预计将实现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48%。
此外,借助金融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目标市场的监管规范。这一过程中,与当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所需数据资源,并确保技术方案与本地环境相契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内金融科技公司积极与当地金融机构、商业平台以及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携手,共同推进风险控制模型和系统模型的本土化优化。
也有专家提出,应当吸纳更多国内实体企业参与,共同推进“联合出海”的策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前副会长、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助理张慎峰强调,要坚定实施我国金融服务支持实体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需为我国出海企业打造一个涵盖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以及融资贷款等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架构,并为此类实体企业在国际市场运营过程中提供一体化的金融科技服务。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