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HDC 2025 大会首日的主题演讲中,华为的常务董事兼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指出,引领世界变革的真正动力并非烟花般短暂绚烂的瞬间,而是那些在广袤山野间不断蔓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现场洋溢着热烈的掌声,究其原因,正是触动了众人的心弦。自2023年9月全面推出鸿蒙应用以来,直至6月20日鸿蒙6开发者Beta版本问世,在这635天的历程中,鸿蒙系统历经重重挑战,却始终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这条道路引领着我们迈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华为开发者联盟的注册开发者人数已突破800万大关,开发者们提交的版本数量超过了27万,而鸿蒙版微信的版本提交数量更是超过了100个;鸿蒙应用和元服务的种类已超过30000种,这一数字涵盖了排名前5000的应用,能够满足用户99.9%的使用需求……这些成就仅是冰山一角。更不必说,还有超过九千款应用加入了鸿蒙系统的行列,它们共同推动了七十多种系统级别的创新,使得鸿蒙的体验不断更新换代。
与此同时,在提供更为安全、顺畅以及智能化的全场景互联体验的同时,作为AI领域的先锋,鸿蒙系统在HDC 2025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智能体框架(Agent,HMAF),并且一次性推出了超过50个创新的鸿蒙智能体。鸿蒙系统很可能成为首个引领智能体大规模爆发的操作系统生态。
所有过往,都只是序曲。目前,鸿蒙生态系统正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持续发展。
先行一步,定义智能体时代的 AI 生态
操作系统的变革非一日之功,它涉及底层技术的提升、应用生态的丰富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场景产品线已经扩展至手机、平板、穿戴设备乃至电脑等,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种类已超过40款,其独特的使用体验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动力,除了鸿蒙应用生态的迅猛发展,还在于鸿蒙系统体验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碰一碰”这一创新交互模式,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用户可以轻松地在不同设备和用户间分享图片、商品,甚至发送红包。在过去的一年里,“碰一碰”功能获得了超过50款应用的适配以及众多设备的支持,并且对“一碰多”功能进行了升级,强化了手机与电脑之间的交互,甚至未来还将支持多人在线游戏组队。显而易见,全场景互联是鸿蒙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其在交互体验方面远胜于其他传统操作系统。
自然,在鸿蒙系统中,安全构成了其核心创新之一。它引入了前所未有的隐私保护措施,每月有效减少了1600万次手机恶意应用的安装。此外,其安全访问机制严格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从而提供了更为安心和便捷的隐私防护。目前,已有超过8000款应用加入了对这一安全机制的适配。在6开发者Beta版本中,星盾安全架构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新一轮的升级,届时将实现人工智能主动防范欺诈行为,并增设人工智能防窥视功能。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第五代技术引入了遍布各处的系统级智能小助手,将人工智能转化为一种可被开发者充分利用于应用程序中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渠道方便地与用户进行交互。
目前,鸿蒙智能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的升级。在HDC 2025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该框架不仅具备了理解用户意图、制定策略、执行任务以及调用工具的功能,而且还是一个能够使智能体与操作系统、应用和元服务协同,共同完成复杂任务的系统级架构。
当前智能体已成为2025年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鸿蒙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全方位接纳人工智能,全面接纳智能代理。
真正的天生智能,不仅仅是“能解答”,更体现在“能作出决策、擅长调度、懂得协作”上。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的问世,不仅赋予了鸿蒙系统“智能体”的固有支持功能,使得多种智能体能够共存、协作、不断进化,同时也将端侧的AI能力更深入地融入了操作系统的功能之中。
为了确保这一能力的实际应用,小艺智能体平台向开发者全面展示了智能体构建、培育及推广的全程服务。开发者得以利用超过50种的鸿蒙系统插件,借助导航栏、语音激活或应用内特定入口等多种途径,使得鸿蒙智能体能够无缝且自然地融入用户的使用体验中。
架构的革新,能力的提升,鸿蒙系统的这种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并深入应用生态——首批超过50个先锋鸿蒙智能体已全面投入开发,其中包括微博、喜马拉雅、大众点评、深圳航空、京东、小红书等。这些智能体涵盖了内容创作、生活服务、金融理财、办公工具以及城市探索等多个领域,标志着鸿蒙智能体生态的全面启动。
这即是鸿蒙的远大蓝图——从操作系统的根基入手,对智能交互的根本逻辑进行重塑,同时将基础的AI技术向合作伙伴与开发者敞开,共同打造一个具备独立决策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崭新AI生态系统。
AI 不止小艺,鸿蒙智能再进化
鸿蒙的 AI 或者 Agent,都不是想象。
从大众点评平台到,再到喜马拉雅和微博,在 HDC 2025 大会的中心舞台上,一众崭新的“鸿蒙智能体”依次亮相。这些基于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由开发者精心打造的智能体,正逐渐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应用使用习惯,为用户带来截然不同的全新体验。
微博的智搜智能体,只需开口便能够随时掌握时事动态;该智能体仅需对话便能处理Excel表格和进行数据分析;而喜马拉雅的“小雅”智能体,则可通过对话为你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播客内容。
尤其是,在5中实现全面系统智能升级的小艺,具备了系统调度的能力,它能与一个或多个鸿蒙智能体协作,实现意图的分配和协同,以及连续服务闭环的完成。以鸿蒙版微博为例,小艺可以随时与微博智搜智能体携手,在阅读新闻的同时,了解微博上的热议话题。
这些体验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所体现的并非单一应用的“AI 升级”,而是鸿蒙生态在用户体验范式上的一次全面革新:它不仅将交互界面从 GUI(图形交互界面)转变为 LUI(语言交互界面),还赋予了传统智能体从理解用户意图到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以及多智能体之间协同工作的能力。
这些变革的核心,源于鸿蒙所提供的「AI基础设施」。在开发领域,鸿蒙并未将AI技术局限为少数企业的专属,而是将包括AI识图、文档扫描、朗读控件在内的11项关键AI功能,以及小艺智能体平台,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全面开放。开发者无需重新编写应用代码,仅需集成智能体模块,便可以将意图辨识、自然语言解析、系统功能调用等人工智能功能无障碍地融入现有产品体系。
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鸿蒙操作系统更是将“开发”这一过程转变为了一种“共同建设与共享”的模式。
在过去半年期间,华为携手超过三十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了五十余个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涉及框架、媒体、工具和安全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合作成果为众多开发者带来了可直接使用的工具,进而促进了生态共建的良性循环。
通过共同建设,鸿蒙生态的合作伙伴能够深化对操作系统的构建能力,以此满足自身的特定需求。同时,他们可以共享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图形渲染在内的众多底层系统功能。这样,所有的鸿蒙开发者便能够如同利用基础设施一般,便捷地运用这些高级功能,进而推动更多应用的开发以及整个生态用户体验的提升。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鸿蒙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时,这也反映出鸿蒙具备着持续进化、吸引众多开发者共同参与和共享的AI生态系统基石的能力。
写在最后
2023年9月25日,华为正式推出鸿蒙应用,激发了众多开发者和产业伙伴的极大兴趣。随后的600余天里,鸿蒙系统与生态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共同实现了操作系统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次生态重塑。这不仅标志着操作系统的全方位升级,更是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领域所经历的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创新。
如今,鸿蒙生态成功跨越了生态发展初期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勾勒出了“微笑曲线”的下半部分:鸿蒙的使用体验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鸿蒙系统设备,同时,更多的开发者也纷纷更加积极地投身于鸿蒙生态的建设之中。
回望过去,那次「启程」无疑是鸿蒙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成为了推动鸿蒙生态影响全球的核心力量。
小艺智能体在5中持续进化,AI能力得到广泛开放,开发者得以便捷地调用共享资源,低门槛参与生态构建的鸿蒙机制,正逐步打造出一个真正的“AI原生操作系统”。在AI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当下,鸿蒙抓住了这一不容错过的机遇,同时也确保了这一机遇不会被错过。
在 HDC 2025 的展会上,我们依然能够明确地观察到:无论是系统功能的提升,亦或是生态圈的不断壮大,鸿蒙系统的背后都蕴含着一种不容小觑的力量——这股力量源自华为,源自生态合作伙伴,源自开发者和用户对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理念的认可与执着。正如文章开头所引用的那句话:
真正能够撼动世界的力量,并非烟花般短暂而绚烂的绽放,而是如同山野间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持续不断地生长与蔓延。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