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70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普遍属于养老金收入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的群体呢?
就拿今年70周岁的退休人员来说吧。
今年已届七十高龄,回顾往昔十年,恰是2015年。2015年,标志着养老金改革“十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人员,即所谓的“中人”们,迎来了他们的退休生涯首年。
众所周知,在2015年及之前,包括2014年10月至12月期间退休的“早退中人”,其养老金与2020年及以后的“晚退中人”相比,差距达到2000元,甚至有的高达4000元。这一现象是无可辩驳的。
这类人群被称为“早退者”,此外,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的人员,即“早退老人”,他们的养老金水平也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的国家社保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反复重申,需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其中“中低收入”这一范畴自然涵盖了退休人员这一特定群体。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提升70岁及以上退休人员中那些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呢?这就意味着,该群体成员除了享有常规养老金调整中的固定增长和与缴费年限挂钩的调整之外,还需扩大针对70岁以上人群的倾斜调整幅度。以实例来说明,比如:
A省以往对70岁退休人员实施的高龄补贴为每月10元。老陈于2015年退休,如今已迈入70岁高龄。根据国家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的相关政策,老陈不仅会按照常规参与固定上调和挂钩上调等项目的调整,而且今年他的高龄补贴增幅必将超过去年的10元,预计将达到30元左右。
总体来看,那些年满七十岁的退休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国家定义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在享有固定工资增长和与物价挂钩的工资增长等福利的同时,还将额外获得一笔较高的高龄补贴。
朋友,您认为我说得对不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