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产与三菱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联合控股公司进行技术与资源整合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田、日产与三菱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成立联合控股公司进行技术与资源整合插图

12月23日下午,本田、日产、三菱汽车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未来将成立联合控股公司,整合技术和资源,实现更大协同效应。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产和本田于12月23日分别召开董事会会议,就业务整合事宜进行全面讨论。本田和日产将牵头讨论整合计划。据悉,本田和日产计划于2025年1月底确定整合方向,于2025年6月敲定最终合作协议,并于2026年完成合并。三菱汽车将进一步研究其在这一整合计划中的角色,并将2025年1月底前做出是否参与最终整合的决定。

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本田社长三部俊博和三菱汽车社长加藤隆夫出席了12月23日下午在东京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内田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产和本田已经开始讨论业务整合,并期待作为日产汽车的长期合作伙伴,如果整合成功,我们相信三菱汽车的参与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可以为全球更多的客户群体创造更大的价值。”

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先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本质上是为了应对智能电动化的挑战,合并后的关键任务是整合和整合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颠覆期,行业面临重组和洗牌,可以说,日产与本田的合并是行业进入颠覆性变革时代的结果。这也是一个选择两大燃油车巨头被迫出局,这标志着世界汽车行业将加速进入一个大洗牌和淘汰期。

整合计划主要侧重于技术和资源共享

根据谅解备忘录,日产和本田将成立整合筹备委员会,推动整合顺利推进。

日产与本田正在商讨的整合方案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整合双方技术优势,实现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技术共享,加快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二是通过更紧密的合作,优化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三是共同开发产品、开拓新兴市场,为更多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形成市场合力。

如果整合计划能够协商,日产和本田未来的业务整合将通过成立联合控股公司来实现。根据计划,联合控股公司将于2026年8月成立,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届时,日产和本田将在7月底至2026年8月期间退市。

从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该合资公司未来可能由本田主导,并由本田任命的总裁执掌。新控股公司的董事会也将主要由本田高管组成。

根据已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合并后本田和日产品牌将继续存在。联合控股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整体销售额达到30万亿日元(约人民币1.39万亿元)、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约人民币1390亿元)的世界一流旅游公司。 。

按销量计算,本田和日产是日本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市值分别为 372 亿美元和 103 亿美元。如果两者整合,将成为自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与PSA合并(STLAM.MI)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最大的合并。

根据2023年销量数据,丰田汽车集团排名全球第一(1123万辆),大众集团排名第二(923万辆),现代集团排名第三(730万辆)。如果日产、本田、三菱合并成功,新汽车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合并后年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变革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三菱汽车的参与,不仅能推动日产和本田的业务整合,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变化。”等级。”三部敏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家公司将从今天起重点讨论业务整合的可能性,目标是在 2025 年 1 月底之前取得明确结果。

对于合并,加藤隆夫表示,日产和本田的整合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也将为三菱汽车与两家公司的合作业务带来更高的价值。 “我们将共同研究如何优化整合各自优势,实现业务双赢。”

遭遇对手,传统车企奋力拼杀。

日产和本田选择整合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电动化转型。新动力车企特斯拉、比亚迪不断攻城略地,传统汽车厂商的市场蛋糕不断被挤压。

2023年比亚迪销量将排名全球第十。2024年前11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将达到268.3万辆,同比增长40%。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产量和交付量同比增长6.4%。

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日本车企的销量和盈利能力均处于下滑趋势。 2024年第三季度,日产全球销量80.9万辆,同比下降2.8%。此外,日产汽车目前正陷入财务困境。 2024年第三季度,日产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4.7%,净利润下降99%。

2024年第二财季(2024年7月至9月),本田的营业利润也同比下降15%,这是过去七个季度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降速度快于公司预期。 2024年1月至11月,本田在华销量同比下降30.7%,仅达到74万辆。受中国市场表现不佳影响,本田表示,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业绩预期将比上一财年下调14%。

鉴于本田和日产目前面临的挑战,日本政府再次站出来,希望两家公司探索合并整合,共同应对市场冲击。

“本田和日产汽车业务整合谈判的背景是特斯拉、比亚迪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出现,这些汽车制造商在开发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软件方面具有优势,这些领域正是未来汽车的发力点。 “行业将展开竞争。”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领域的发展需要巨大的投资,而日产和本田可以通过合并来分摊开发成本,同时,两家公司可以利用标准化。车辆平台实现规模经济、优化生产系统和生产基地,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日产和本田预计,合并后,通过优化制造工厂和能源服务设施,并通过共享生产线加强协作,两家公司将能够大幅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降低固定成本。

日产前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达了对日产与本田合并的看法。他认为,日产和本田之间几乎不存在互补性,市场定位和产品线有很多重叠之处。合作很难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同时,如何克服两家公司企业文化的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无论整合的最终结果如何,此次合作探讨都将成为日产、本田和三菱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共同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次合并计划可能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看到技术更先进、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