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现在国内有产品上市,儿童注射液的价格依然不便宜。目前,市场上儿童面部注射剂的平均销售价格基本在万元以上,有些部位往往需要多次注射。总价在4万至10万元之间,消费门槛较高。
“一般来说,35岁至50岁的高净值客户来门诊注射,主要是为了改善法令纹和眼角凹陷。”上述医美连锁机构整形科副主任医师提醒:“注射一定要到正规诊所。医疗美容机构聘请专业医生注射通颜针。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注射部位的免疫反应过度,出现肉芽肿。另外,注射后伤口部位应避免过早接触水,以免感染。炎症不利于局部恢复。”
超高的单价和高准入门槛,让通发针成为近年来医美行业的又一热门产品,并被寄予厚望:复制玻尿酸的创富神话。
动脉网采访获得的数据显示,2021年童颜针灸国内市场规模(以出厂价计)略过1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30亿元,增速为陡峭,并且将在未来五年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今年已有3个产品获批,市场已形成“五力竞争”格局。这是否会导致内部竞争加剧?
“行业现在处于增量市场,这些产品有不同的差异点,还没有明显的竞争。”某国有投资机构投资人王军(应受访者要求化名)告诉动脉网,“比如艾美克的保湿天使,它的产品可以直接注射成液体针剂,而差异体现在其使用的便捷性;又如普力研旗下新获批的通炎注射液,拥有国内领先的聚左旋乳酸注射液微球和微粒制备技术,让再生效果持续更长时间。”
然而,“五强竞争”并不是市场格局的终结。面对性感的增量市场和产品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儿童美容针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在研的“通发针”产品中,四环医药、乐普医疗、尚力生物、华东医药的“通发针”产品预计将于2025-2026年上市。同时,航盖生物的瑞博“通炎针”、西红生物的“通炎针”均处于注册申报阶段,康哲的“通发针”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各公司的通炎针产品一旦获得批准,就会爆发激烈的市场价格战。动脉网采访了解到,通炎针的毛利率普遍在90%以上,这在三类医疗器械中是比较少见的。后续竞争加剧后,毛利率将降至80%以下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另外,在这场价格竞争中,厂商也会致力于提高产品功效。除了改造或修饰微球颗粒、开发功效更佳的材料外,他们还在探索优化载体成分、联合疗法等方面。 ,这一趋势将极大促进通发针灸在市场上的普及。
“通炎注射液作为已上市产品之一,有自己的市场地位,但随着竞争格局的不断改善,价格也会经历一些重新定价的过程。因此,未来如果现有适应症有突破,注射剂量方面,在市场份额和价格方面可能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专门从事消费医疗的机构投资者张明(应受访者要求化名)表示,“比如华东医药最近的海外收购。是一个突破。针灸是一个已有适应症的产品。”
可以预见,随着不断迎来内部追赶者,通炎针的性价比将不断提升,疗效也将扩大。
02 外部竞争:童颜真的对手是谁?
除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儿童美容注射剂的关注而带来的产品内部竞争之外,市场上主流的补充注射项目除了儿童美容注射剂外,还包括水光注射剂、少女注射剂等。 - 眼部注射剂等,这些产品是否与儿童美容注射剂竞争?对手在哪里?
“水光针和同方针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同方针是回收材料,所以原则上与水光针不存在竞争关系。”专门从事消费医疗的机构投资者张明表示,“少女针灸和同方针灸针都是再生医疗美容注射剂,作用机制相同。它们都是刺激自体胶原蛋白再生的惰性材料,可以从中长期来看,它们都是深度注射,并且具有相似的效果,是彼此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
根据目前市场上主流再生医美注射产品成分,可分为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和羟基磷灰石三类。其他包括羟基磷灰石作为主要成分。注射产品。其中以PLA为核心成分的一般被称为“童子针”,而以PCL为核心成分的则被称为“少女针”。
参考资料: 头豹研究所
与童颜针一样,国内首个获批的女孩注射剂是在2021年,它是进口医疗器械AQTIS旗下的依颜氏。它在中国由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新科丽美容销售。 。今年8月,山东古雨春少女针获批。这是国内第二个获批的女童针,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女童针。
从行业现状来看,再生医疗美容注射产品目前属于增量市场,每个产品都有市场机会。另外,通炎针与少女针在治疗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只要价格差距不是特别大,双方的直接竞争将是暂时的。不会很明显。
以华东药业代理商一研室为例。该产品自2021年8月在中国大陆上市以来,销量快速增长。上市一年内销售额突破4.5亿元,2023年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而中国已成为易言石最大的市场。
因此,中短期来看,目前还很难判断儿童面部注射剂和女童注射剂在市场上的表现是否更强。两者都将享受再生医疗和美容注射的增长红利。
但有趣的是,再生医美注射产品的崛起联合起来抢走了高端玻尿酸的市场份额。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乔雅登面部美容系列产品的销售受到再生医美注射产品的影响。近两年推出的国内玻尿酸产品中,只要是售价在7000元以上的产品,几乎没有引起轰动。风暴。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儿童面部注射、少女注射等再生医美注射产品最大的问题是价格相对昂贵。随着相关技术的迭代优化,再生医美注射产品的功能或许能够基本覆盖玻尿酸的主要优势,从而有机会取代传统注射填充剂的大部分市场,成为主流抗皱产品。老化注射产品。
但从绝对量来看,通颜注射液在当前全球注射注射剂中的市场份额仍然较小,仅占2020年全球注射注射剂的1.14%(引自《新氧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中短期内仍难以与玻尿酸竞争。
这背后,一方面是玻尿酸的价格相对较低,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用户教育需要更长的时间,渠道也更成熟。
但无论怎样,如果存在可观的市场增长机会,企业就会争先恐后地进入该市场。目前,四环医药、益诚生物等都在为女孩配置注射剂。其中,四环医药的女童二代注射液处于注册申请阶段,益成生物的女童二代注射液处于临床注册阶段。加上上述同颜注射液的布局,国内再生医美注射液产品领域已经有不下20家企业进入。
“目前几乎所有的再生医美注射产品都以紧致抗衰老为主。它们的功效比较简单,胶原蛋白刺激效率低,塑形效果短。因此,如果后续厂商不在功效和功能上做出更多突破,形成更大的差异点,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专注于消费医疗的机构投资者张明表示。
因此,面对下一阶段再生医疗美容注射产品的市场竞争,每个进入者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做好产品,才能分得一杯羹。
03 超越竞争:原材料市场因童燕针而蓬勃发展
讨论了通发针灸的内部竞争(为通发针灸开发终端产品的公司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许多产品即将获得批准)和外部竞争(女孩注射剂的潜在竞争,以及高水平的正面竞争)端玻尿酸),有一个领域,但与童颜针终端产品的快速增长呈正相关。
这就是医美产品的基石——原材料。
众所周知,每当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火爆时,与之配套的原材料产业链就会起飞。例如,由于玻尿酸终端产品的巨大销量,拥有玻尿酸原料业务的公司经历了市场扩张,支撑了玻尿酸原料大公司华熙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
不仅如此,透明质酸原料已形成产业集群,中国企业成为其中重要受益者。据沙利文发布的《中国玻尿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玻尿酸原料总销量已占全球总销量的80%左右,即每10个玻尿酸瓶所用原料来自中国。其中,销售前五名的公司华熙生物、焦点生物、扶风生物、东辰生物、安华生物,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达75%。
再看儿童面针,终端产品的持续走俏,也引发了儿童面针原材料医用聚乳酸市场的井喷。
但与透明质酸原料市场众多竞争对手不同的是,目前全球仅有两家公司拥有完整的医用聚乳酸原料生产批文。一家是荷兰公司Purac,另一家是中国公司长春圣博玛。
也就是说,目前能够生产医用级聚乳酸原料的企业只有两家。其他生产“童针”终端产品的厂家基本都需要从外部采购原材料。
作为国内医用聚乳酸原料领域的企业,长春圣博马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技术支持。据了解,长春圣博马由中国科学院陈学思院士领衔的团队创立。现已拥有30多个品种的医用聚乳酸产品,并建成了多型号、规模化的符合GMP标准的医用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制备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10吨/年。
由于医用聚乳酸原料目前竞争者不多,终端企业是否也会布局该领域?
对于这个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医用聚乳酸原料的制备和量产工艺壁垒较高。以L-聚乳酸的制备为例。该材料对水分非常敏感,性能不稳定,且容易分解。高纯度、高收率的大规模生产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选择药用聚乳酸原料时,需要重点关注纯度、单体(乳酸)残留量、溶剂残留量等参数。高标准地满足这些指标并不容易。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医用聚乳酸原料的壁垒并不是特别高。一些厂商之前没有涉足这一领域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整体市场需求较小。对于拥有原材料生产能力的终端产品企业来说,如果自建生产线却无法实现全球第三方供应,从成本控制上来说是不经济的。
目前,医用聚乳酸原料市场已暗流涌动:该领域金坤生物、立新科学等企业均有规划,行业格局存在变数。
面对未来的竞争,上述国有投资机构投资人王军认为:“产品再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于材料和制备工艺。材料本身的性能能够理解透彻,能够扎实、持续地获得临床数据,优化技术和流程,如果企业做到了这几点,对于后续新适应症的拓展和新产品的开发将非常有帮助,也将是一个起点。未来的竞争点”。
此外,业内有共识,利用各种原材料的优化组合,提高现有产品的功能性,匹配市场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也是企业构筑核心壁垒的关键。
同时,在原材料和终端产品端,工艺迭代带动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这也是抢占市场的重要途径。
毕竟,谁能抗拒一种安全、有效、价格实惠、可以恢复孩子容貌的产品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胡轩,36氪经授权发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