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好家伙,好久不见了。就在国内赛车圈还在生力军占尽优势的时候,昨天国际同仁又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邻国岛国的支柱,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和本田要合并了!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

这时候,别说是国内的骑手,就是全世界的骑手都震惊了,赶紧开始纠正自己。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

这个梗甚至可以无缝翻译成中文,日产+本田,不是日语吗?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2

不过,也有日本网友认为,罪魁祸首是来自中国汽车的竞争。

那么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市场竞争是原罪。谁让你日产真的无法战胜这些电动汽车呢? 。 。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3

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市场失败,即使在美国,日产销量也逐年下滑,电动汽车在国内也没有希望击败特斯拉。

《日本经济新闻》17日报道称,这是为了应对特斯拉、中国比亚迪等车企的竞争。

虽然大家猜测主要原因差不多就是这个,但是回顾事情之后,却发现背后其实另有深意。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4

首先,虽然两家公司昨天刚刚宣布合并意向,但这一决定并不是立即做出的。

早在2019年,安倍还在任职时,日本政府就有意“撮合”日产和本田的合并。

2020年,英国金融时报还透露,日本政府担心各国追求电气化过于激烈,而日本燃气汽车会慢慢失去优势而被淘汰,所以想将两者联合起来。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5

毕竟,车企之间的合作在日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丰田、铃木、马自达都有交叉持股。日产甚至还建立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而雷诺仍然是日产的最大股东;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利润更丰厚的本田“抱兄弟”,因为本田拥有比较大的技术储备,而且还是日本车厂中唯一的光棍,从来没有与其他外部公司有任何关系。超过工会。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6

不过,以Neon为名的日产当时可能有兴趣加入,但双方立即否认了合并传闻。

日产说:“我和雷诺关系很好,你别来挖我们,本田大概习惯了单打独斗,从摩托车到飞机发动机什么都有,何必拉日产呢?”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7

比如日产就像一个嫁到外面的柔弱公主、交际花,而本田就像一个理工科的纯粹直男。

对于本田这个直男来说,大概率这就是他的想法。市场竞争是原罪。如果你是你的老板,我为什么要照顾你?因此,合并直接被拒绝。

但对于日产来说,这可能并不确定。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8

联盟内部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自2018年董事长被捕以来,雷诺与日产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仿佛进入了离婚冷静期。

其次,日产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的表现较为疲软。其2023财年营业利润不足1万亿日元,远低于丰田和本田。

此时此刻,大股东雷诺也另有打算。

2023年,雷诺携手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究内燃机技术,拓展全球市场。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9

雷诺的逐步退出给日产带来了一坏一好两个消息。

坏消息是,日产已经不被人喜欢,而日产本身也越来越糟糕。这两年的财报数据甚至有点爆炸。

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产的营业利润仅为329亿日元,同比直接下降90%,净利润也仅为192亿日元,同比下降94%。今年的全年利润将比预期低70%。 %。 。 。

好消息是,雷诺同意逐步减持日产股份,从44.4%降至15%,让日产拥有更大的决策发言权,也让日产在“出售自己”的事情上更加独立。

日产董事长戈恩的被捕预示着日本公司治理的改革。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0

不过,虽然直男本田一度看不起日产,雷诺也沦为渣男,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真正想要他们。

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前段时间透露,有意收购日产多数股权,不仅是为了接手陷入困境的公主,更是为了接管整个公司。

有报道透露,鸿海不仅希望收购日产的工厂和设备,还计划收购日产的整个业务,包括轩逸轿车()和GTR超级跑车等车型。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1

负责此次收购的鸿海首席战略官关润并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此人在日产服务了33年,历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雷诺日产三菱联盟高级副总裁等重要职务。可以说,他与日产的渊源颇深。

更戏剧性的是,管润在2020年竞选日产CEO失败后才转身加入富士康,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复仇计划。

鸿海科技日冠润回应媒体提问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2

然而,鸿海的想法虽然美好,但现实并不顺利。此前鸿海曾直接表示有意收购日产,但并未得到同意。

虽然日产确实在私下讨论反收购对策,以确保公司的独立性和未来发展,但也有可能是利用此事作为向本田讨价还价的筹码,刻意刺激本田,加速双方关系的发展。

另一方面,不愿放弃的鸿海则把目光瞄准了大股东雷诺,开始准备在法国与雷诺洽谈。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3

或许是因为看到自己的以霓虹为名的公主即将被外国人出嫁,而她还是汽车界的新人,本田这时候才回过神来,着急了。

毕竟,本田和日产这对青梅竹马虽然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关于合并的事情他们已经争论了好几年了。今年双方甚至还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在采购、电池、电机、软件等方面进行合作。

8月,双方还表示将继续深化合作,共享操作系统电机、逆变器等关键零部件。

结果半路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惊喜。有了羁绊的加成,青眉哥恐怕真的突破了防御。因此,鸿海的介入实际上可能成为加速两家公司合并的关键推动力。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4

于是本田首先宣示主权,并警告称,如果日产与鸿海合作,本田将终止与日产的战略软件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多年来的所有合作都将重置为零。

随后本田开始考虑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来保护日产,即通过友好收购进行干预,阻止鸿海的敌意收购。

本田社长三部敏博对日本媒体表示,该公司和日产正在讨论包括业务整合在内的各种可能性。他个人认为合并是可能的,但尚未做出决定。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5

另外,三菱也有可能被并入,因为日产目前是三菱汽车的第一大股东,所以三部俊博也表示,三菱汽车可能会被纳入其中。

不过,如果日产和本田真的走到一起,合并后将形成一家市值540亿美元的公司,年产汽车813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本田。大众汽车。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6

看上去还不错,但这件事其实并不乐观。

尽管雷诺在1999年充当“白衣骑士”,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日产,但如今的本田或许只能给日产带来一线希望。即使正式宣布合并,日产能否坚持到那一天也很难说。

由于财务紧张以及超过1000亿债务到期,日产上个月还宣布将裁员9000人。 CEO自愿减薪50%,全球产能削减20%。但汽车行业的利润率相对固定,短期内很难卖出销量。暴涨,所以不难预测现金流能持续多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位高管在一次谈话中承认,日产最多只能将账面上的剩余资金维持12-14个月。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7

现在,两者的合并仅处于早期阶段,正在考虑成立控股公司,但尚不清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敲定所有细节并实现日产的拯救。

在日本媒体和公众看来,这次合并只能算是一次艰难的自救,让他们有机会在新时代竞争。

例如,《日本经济新闻》撰文称,“此次规模扩张将使新公司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有助于应对来自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但800万辆的规模并不代表胜利的保证,而只是一张通往新时代的门票。

日产与本田合并引发全球车友热议,中国市场竞争成关键因素插图18

然而,负面评论者认为,日产要拯救自己并不容易。正如媒体所说,对付特斯拉和中国电动车就更难了。

毕竟,两家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销量均落后于中美同行,难以获得后发优势。如果我们真的想做有轨电车,与中国供应链合作可能会更好。

总之,虽然当前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已经开始被淘汰,但那些没能跟上转型、难以保持领先地位的燃油汽车也正面临寒冬。

本田和日产与其说是联手作战,倒不如说是抱在一起取暖。

但从当时日本政府的想法来看,结合本田和日产的优势,降低各自的成本,争夺比马瘦如骆驼的燃油车领先地位,或许才是真正的目的。此次合并。

作词:纳西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