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坚定坚持“All in新能源”国家队的一员,一汽奔腾拥抱了新市场带来的新机遇。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增长带动一汽奔腾整体销量同比增长。截至今年前11个月,一汽奔腾整体新能源销量占比达53%。一汽奔腾不仅加速新能源产品线的拓展,还以全新的品牌战略和创新的产品阵容,宣告了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决心。
一切尽在新能源、新产品
奔腾小马是中国一汽首款微型纯电动汽车,给积累了大量经验的一汽奔腾带来了希望。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小马奔腾凭借创新的营销方式和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能力,成为微电子市场的一匹“黑马”。不久前的10月28日,一汽奔腾应用户需求推出长续航版奔腾小马,再次引发一波“小马热”。截至11月,奔腾小马已连续三个月月销量破万台,成为微型纯电动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随后在广州车展上,一汽奔腾带来了基于FME纯电动平台的全新车型——悦逸03,定位A级纯电动SUV,主打年轻时尚,为品牌新能源产品家族再添新成员。 - 月仪 我的意思是,它开始了。
在悦逸03车型的设计中,一汽奔腾注重年轻小家庭的使用场景和需求,采用越级轴距和1米以上的纵向空间设计,乘坐率高达78%;相比之下,同型号的A级纯电动SUV的轴距通常为10吨至1000吨。以比亚迪元PLUS为例,其轴距为15Å。
能耗方面,在一汽70年造车技术加持下,通过平台轻量化低风阻设计和极致能耗管理,据悉其能耗将达到11.8kWh/100km,这在同级车中实属罕见,让每一位车主享受更经济的出行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悦逸03还首次搭载大型AI模型,展现了一汽奔腾在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在AI大模型和奔腾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的加持下,悦逸03能够精准洞察乘客的需求,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更温馨的场景智能体验。
自奔腾小马之后,悦逸03将是一汽奔腾全面新举措最直观的体现,技术先行,新产品,ALL in新能源。
“比用户更懂用户”,服务新人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用户正成为一汽奔腾新战略中最关注的维度。 “一汽奔腾一定是最倾听用户建议的品牌,与用户同在,比用户更了解用户,是我们必须践行的理念。未来,我们希望与用户一起探索轻松愉悦的新生活。”方阳说道。
在微型纯电动车型中,用户经常担心的问题包括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一汽奔腾敏锐地关注用户需求。 10月28日,一汽奔腾推出长续航版奔腾小马,围绕续航、功能、动力、智能全面升级。其带来了同级罕见的222km续航版本,打造了首款微电动续航汽车,解决了微纯电动汽车的难题。汽车现有的用户痛点。
不仅如此,针对家庭多辆车的服务痛点,一汽奔腾还推出了业内首个家庭用车服务——Pony Care+。拥有一辆奔腾小马,无论品牌如何,全家人都可以享受共享服务权益,让奔腾服务店为用户的全家车辆提供一汽高标准的服务保障。
从产品到服务,“听建议”奔腾希望传递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为用户呈现更年轻、更有活力、更进取的一汽奔腾,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为了确保车辆能够尽快交付给用户,迎来奔腾小马下线的一汽盐城工厂未来将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到今年年底,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将陆续投资改造30条生产线。达到年产10万辆的水平。随着产能的全面释放,一汽奔腾已为重返主流市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规划未来,推动品牌走向创新
从一汽奔腾的发展历程来看,自主创新是刻在骨子里的。背靠一汽70多年造车积累的技术、品牌影响力和为用户服务的产品理念,一汽奔腾也正在走出一条以服务和产品为品牌发展的新道路。
无论是奔腾小马长续航电池发布会,用户成为发布会主角,还是广州车展上为用户搭建互动区块。车主们主动上台“为爱发电”,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展位上。 ......这一切都表明,在品牌刷新下,用户对一汽奔腾的认可度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对于一汽奔腾本身来说,凭借用户支持和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在新能源市场取得了先机,打造了爆款车型。这些都是小马奔腾试验成功取得的宝贵经验。
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和行业竞争的激烈,仅靠一款爆款车型显然不足以支撑一汽奔腾品牌的未来。
对此,方阳透露,除了奔腾小马和悦逸03之外,一汽奔腾还将在2025年初发布更多技术进展。同时,未来三年,一汽奔腾还将推出6款以上新品。主流大众价格区间,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纯电动、混合动力等多种选择。其敏锐洞察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致力于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撑,迎来新的产品周期。
在出行行业变革的浪潮中,继推出“热销”车型奔腾小马之后,一汽奔腾正以ALL in新能源的决心回归主流新能源市场。主打年轻市场的奔腾悦逸03能否得到这个市场的认可还有待观察,但一汽奔腾的变革之举是有目共睹的。从广州车展展台的布置到新产品的创新,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