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内容供给变化:图文到视频的转变及 SWOT 分析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互联网内容供给变化:图文到视频的转变及 SWOT 分析插图

互联网内容供给的变化受内容消费者需求影响,生产技术的发展为内容的承载提供了平台渠道和可能性,互联网图文内容向视频内容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大众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内容消费的变化 1. 内容传递方式的变化

过去10年互联网平台内容最突出的变化是从文字、图片形式向视频形式的转变,用户对于视频内容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用户规模来看,视频消费用户规模自2012年以来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上半年,消费视频内容的网民规模已达7.59亿,占网民规模的88.8%。从用户消费深度来看,视频内容已成为网民最主要的内容消费方式,使用时长已超过手机社交时长。

国内互联网早期用户主要在PC网页上浏览资讯,在2012年左右知乎、公众号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早期,用户在移动设备上消费内容主要还是以图文为主。

以视频为内容载体的平台爆发式增长改变了这一格局。2016年快手迎来爆发式增长,8个月内用户从1亿增长至3亿。2018年抖音用户规模超过快手,2021年视频号迅速崛起。互联网上视频内容的消费已经彻底成为主流。

2. 内容本身的变化

1)生产者、消费者和内容质量的变化

图文内容占主流的时期,内容生产者主要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KOL)或者发布权威分析报告、社会报告的专业机构,内容生产需要一定的专业性,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由于内容形式的原因,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素养。

在视频内容阶段,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视频或直播等形式,用口语化语言进行表达,大大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难度,网民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随着UGC时代的到来,内容变得碎片化、无意义化、不需要专业化,任何表达都是内容。消费者消费内容也变得更加容易,消费者可以是任何人,从3岁的小孩到80岁的老人。

互联网内容供给变化:图文到视频的转变及 SWOT 分析插图1

二、消费内容变化的驱动因素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推动内容变革最直接的力量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三类:视频内容传播技术、视频内容制作技术、视频内容平台技术发展。

1)视频内容传播技术

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早期的视频编码技术如MPEG-1、MPEG-2等,为视频内容的压缩和传输提供了基础。这些技术使得视频可以在有限的带宽下进行传输,同时保持可接受的图像质量;

视频播放技术的发展,早期的视频播放技术如Adobe Flash、,允许用户在网页上观看视频。这些技术是互联网上视频内容传播的先驱。

另外,网络带宽的发展,虽然早期的网络带宽相对于今天来说非常有限,但是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DSL以及早期的3G网络,视频内容开始能够在互联网上传输;

2)视频内容制作技术

数码相机及剪辑软件: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视频剪辑软件的发展,视频内容的创作变得更加简单快捷,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进行视频制作。手机录像功能的提升也大大降低了视频内容制作的门槛。

3)视频内容平台技术

、抖音、快手等视频分享平台的兴起,为用户提供了上传、分享、观看视频内容的集中场所,这些平台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视频内容的普及。

流媒体技术,爱奇艺、等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内容可以实时播放,无需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成,大大提升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2.互联网商业模式

互联网是规模经济,随着用户内容消费从纸质媒体走向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的边际成本拉大了两种商业模式的本质区别。

在纸媒时代,内容消费就是卖一本书给用户就需要生产一本书,每本书的人工成本都是一样的。

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的边际成本相对于其覆盖的用户数量越来越低,当我通过互联网对一本书进行付费订阅时,我向10个用户提供的内容生产成本与我向100个用户提供的内容生产成本是一样的。

由于互联网内容生产的边际成本在不断降低,在互联网模式下,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有一个动机去覆盖更多的用户,去突破不同的群体,去覆盖那些看图文有困难的用户。那我就会用视频来扩大用户覆盖面。

3.经济水平提高

一方面,经济发展让更多的普通民众拥有了购买PC和移动设备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让更多的人有了时间去消费内容。

4. 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内容输出的表达,图文内容对用户的输出能力要求较高,而视频的有声表达大大降低了用户输出内容的门槛,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输出表达需求。

视频内容输入对于人们来说是直接的视听刺激,相比文字阅读,视频表达更加直接、更具反馈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娱乐,用户需求驱动着视频内容的进一步生产和发展。

3. SWOT 分析 1. 优势

1)覆盖人口众多

互联网内容从文字、图片到视频的演进,大大降低了用户消费内容的门槛,即使是文盲也可以参与互联网的内容消费,这极大提升了互联网用户规模。

2)内容制作成本低

视频内容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拍摄视频内容并上传至媒体平台,大大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图文内容则要求用户具备良好的文案写作能力

3)沟通能力更强

视频内容具有病毒性,直接的视频内容比文字和图片更有冲击力。通过文字表达社会热点需要人们产生共情、调动想象力,但人与人不同,一种表达方式可能只能调动一波人的情绪。直观的视频内容、直接的场景和视觉冲击力容易产生爆款病毒内容,视频内容传播力更强。

2.缺点

1)内容碎片化

视频化让内容制作成本更低,但也拉低了内容制作的水平,一部2小时的优秀电影只需要3分钟的观看和讲解,一部10万字的优秀深度作品只需要10分钟的讲解,内容变得碎片化、不系统化。

2)虚假内容增多

由于视频内容制作成本低、播出速度快、内容生产者素质参差不齐,用户很容易因几句话而扭曲信息,传播虚假内容。

3. 机会

1)商业模式

对于图文内容来说,互联网业务主要通过视频广告和订阅付费获得收入,而视频内容时代,直播、直播电商、视频广告等极大地拓展了互联网商业模式。

2)技术发展

视频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创新、AI视频内容生成,扩大了内容来源。

3)个人发展

视频内容的出现,让用户通过录制视频或者直播获得关注和内容播放量,个人用户则可获得收入,用户在展示才华的同时解决就业和收入压力,还能输出有效的内容。

4.威胁

1)对系统化内容的影响

碎片化内容的消费不断增加,对系统性内容的消费产生冲击,系统性内容的输出如果没有市场,就没有动力去输出。

2)提高人民素质是一项挑战

碎片化的内容很深度学习,对个人的提升来说非常困难,人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