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具包括船舶、飞机、道路车辆等。《意见》还提出了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的具体措施建议,包括“推动船舶、飞机、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使用清洁动力,加快淘汰老旧交通运输工具,推进零排放货运,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和应用,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和应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消耗传统燃料较多的航空业是减碳减排的重点,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油(以下简称“SAF”)替代现有航空燃油是航空业脱碳的关键。
SAF 是指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燃料,由生物质、废弃食用油和其他合成碳氢化合物原料制成,经过加工后符合民航喷气燃料的标准。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SAF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减少高达 85% 的碳排放。
记者了解,中国民航“十四五”绿色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国家“力争2025年实现年可持续航空燃油消费量2万吨以上,2025年累计可持续航空燃油消费量达到5万吨(约占国内航空煤油年消费量的0.2%)”。
近年来,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均已完成可持续航油验证飞行。国内飞机制造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架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C919大型客机刚刚完成使用SAF的首次示范飞行。示范飞行使用的SAF采用的是中石化自主研发的生物航油生产技术,原料来自废弃的餐饮油,也就是俗称的“地沟油”。
据记者了解,我国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国家,目前已初步形成生物航煤生产、认证和应用体系,国内首个年产10万吨的生物航煤工厂将于2022年在镇海炼化开始规模化生产,这也是国产飞机示范飞行加油的SAF来源地。
今年上半年,中石化与道达尔能源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在中国石化炼厂利用废油生产SAF,年产能为23万吨;河南君恒生物的SAF也获得了民航局的适航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将SAF投入商业应用的民营石化企业。
不过,虽然近年来SAF产量逐渐增加,但其生产成本仍然高于传统航空煤油。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副总裁谢兴权表示:“航空公司使用SAF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价格比传统航空燃油高出三至五倍。建议各国政府出台相应的刺激政策,确保形成健康有效的SAF使用市场。只有实现更大规模的量产,才能降低成本。”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油研发和应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加速SAF的生产,而能否在SAF的使用上给予具体的政策支持,则是《意见》后续实施中期待的。
谢兴权认为,要进一步扩大SAF产量,必须实现原料多元化,“预计未来5年生产的SAF中约80%可能来自HEFA(氢化脂肪酸),包括废弃食用油、动物脂肪等。加快利用其他经过认证的方法和原料(包括农林残留物和城市垃圾)将大大拓展SAF的生产潜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