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智谷趋势 | ID:

三大信号同时释放,富士康回来了!

上个月,富士康宣布将在郑州投资10亿元建设富士康新总部,河南省委书记出席活动,省长亲自与富士康签署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位于深圳龙华的富士康工厂开始加大招工力度,比往年提前近半个月进入招工旺季。据财联社了解,龙华电子厂(富士康)、丽真科技(立讯精密旗下丽真科技)、台蓝电子(台州蓝思精密)、惠州电子厂(即伯恩光学)等苹果供应链企业已是当前招工市场的主力军。

随后,英国《金融时报》又挖出一则旧闻,称在印度组装的 15 良品率不足 50%,还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一时间,苹果要将产能迁回中国的消息四起。

虽然后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富士康仍将在印度生产 16 Pro 和 Pro Max,但一家招聘机构也透露,富士康郑州工厂在过去两周新增员工数量已达 5 万。这一次,苹果供应链再次成为风暴中心:

库克为何一边大力投资印度,一边强调“没有一个地方比中国更重要”呢?

为什么苹果的供应链会移动,导致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至第五位呢?

明明印度的产品良率容易受到中国制造的威胁,为什么苹果仍然坚持印度制造呢?

“双重赌注”的背后,有印度的决心,有库克的谋划,也有中国的深谋远虑,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大陆:无法脱钩,无法回头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

苹果供应链真的与中国脱钩了吗?

当然不是!

今年4月,苹果发布最新的“苹果供应链”名单,其中10家中国制造商进入,8家离开,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净增加。

这意味着苹果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加深。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1

苹果最新公布的187家供应链企业中,来自中国(含台湾)的厂商有92家,占比超过50%,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厂商有51家,占比27.3%,位居第一,来自台湾的厂商有41家,占比约22%,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质上来说,印度生产的产品的核心部件依然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因此,无论苹果将供应链转移到哪里,“中国制造”要么写在外包装上,要么刻在核心部件上。

这也是为什么库克反复强调,在苹果的供应链中,没有哪个地方比中国更重要。

这也解释了为何富士康今年在旺季招工,工资最高的依然是负责摄像头模组生产的WWW事业群员工。

但必须承认,苹果及其供应链正在加大对印度市场的投入,以降低进口成本。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已经告知零部件供应商,希望从印度工厂采购16英寸的电池。

据美国之音报道,塔塔电子正在将其住房工厂的产能翻一番,计划雇用约 50,000 名工人。新工厂预计将于 2024 年底投入运营,将用于生产 17 辆住房。

卡纳塔克邦政府去年8月宣布,富士康计划在该邦投资6亿美元,包括建设一个机器外壳制造工厂以及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合作建设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工厂。

印度政府鼓励中国德赛等电池制造商在印度设立新厂,并要求台湾电池供应商西普洛科技扩大在印度的生产以满足未来的订单。

相比于全球范围内可以追击苹果的苹果供应链企业,产能转移给中国大陆带来的阵痛更为剧烈。

此前,苹果供应链上有超过150家中国供应商、259家工厂,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这些供应商及其供应商在中国构成了产业网络,联结了数千万基层工人的生活和生计。

富士康郑州工厂是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巅峰时期雇佣员工35万。2017年,郑州手机产量接近3亿台,但2023年却跌至1.43亿台,减幅过半。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河南出口手机1100万部,出口额445.26亿元,同比减少500多亿元。

产量减少的附带影响是工人将失业。

此前,富士康一名员工透露,2023年富士康园区内仍在工作的员工将只有6-7万人。20多万富士康下岗工人被迫外出谋生。此外,在“富士康跑路”的大环境下,一些聚集在郑州富士康周边的上下游企业也纷纷破产。河南人口流出量相当于1.5个海南。

随着生产能力的下降,铸造厂对劳动力的要求变得更加挑剔。

IT之家提到,一位有十多年经验的劳务中介表示,国内一些苹果连锁工厂对工人的年龄限制比较严格,不再招收23岁以下的学生(暑期工)或者42岁以上的中年人。

2023年,中国人的年龄中位数已经超过42岁。这意味着,中国超过一半的劳动力不再有资格成为苹果供应链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

而又有多少二三十岁拥有学士学位的年轻人愿意到工厂去工作呢?

在此趋势下,受教育程度仅为初中或高中的“80后”、“70后”就业压力更大。

“多条腿走路”是河南的最优方案,也是中国苹果供应链企业的最优方案。

比如,2021年被踢出苹果供应链的欧菲光,利润暴跌90%,如今,欧菲光已打入“华联”链条,为华为Mate 60提供摄像头模组等零部件,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3600-4500万元。

但并不是所有被淘汰的企业都能重生,还有更多的企业被困在“苹果供应链”的围墙里。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2

生产难度:轻度、重度、印度

既然进军印度是大势所趋,那么苹果连锁店在印度的经营状况如何呢?

我们换个思维方式:你身边有人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留学,但你见过有中国人去印度留学吗?

生存的难度等级分为“轻微,严重,和印度”,我们并不是在开玩笑。

在富士康之前,纬创是苹果在印度最大的代工厂。在印度总理莫迪提出打造“印度制造”后,纬创率先在印度投资建厂。2006年至2020年,纬创在印度最高峰时有1万名员工。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3

2020年底,2000多名印度员工对纬创工厂进行打砸、纵火,造成高达5951万美元的损失。但当地政府却以“工厂违反劳动法在先”为由,要求纬创承担损失。

失望的纬创看透了印度市场,正准备退出,印度资本却露出了邪恶的嘴脸,二话不说,强行收购了纬创的工厂技术和生产线,誓要从强大的苹果供应链中分一杯羹。

身处异国他乡的纬创,无法抵抗印度的“杀猪计划”,只能接受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

纬创在这次事件后受到了重创,苹果2023年的订单仅占到1%,而印度组装良率高达50%的罪魁祸首则是印度塔塔集团。

为什么印度资本追杀苹果供应链公司,而苹果却袖手旁观?

因为苹果在印度没有太多话语权。在其他市场,苹果的零售店基本都是苹果自己控制的。但印度天生对外资持敌意态度,苹果在印度的零售店基本都是和印度财团合作的。

这还是印度给予苹果的“优待”,如果是中国企业,Vivo 会被印度政府罚款 3 倍,并被要求低价出售其在印度公司 51% 的股份;中国科技公司瑞建未来被要求在出口前在印度建厂,印度公司高管“必须是印度裔”。

印度财团和投资者的强势崛起,让印度被西方媒体称为“外资坟场”。

更大的问题是“这里除了劳动力什么都贵”。

据《财新》报道,2023年苹果供应链公司一名普通工人的人工成本在中国珠三角地区为每月6000元至6500元,印度仅为1500元左右,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

但这点人力成本优势无法抵消随时可能降临到小米头上的天价罚款,小米曾因“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被印度罚款48亿元人民币。

腾讯科技提到,雷军曾表示:“小米在印度其实是用财务和法务来管理公司。”几乎每一个在印度的外资企业,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成本,应对当地“高标准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的法律实践。

印度制造无法达到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如果一台机器在中国生产,95%的零部件可以在一小时内送到富士康的组装车间;

在东南亚国家,船舶可以在8小时内卸货;

但在印度,同一艘船可能会在海关仓库停留数天之久。

今年夏季,印度新德里气温飙升至52摄氏度,高温环境下,印度向企业发布“限电令”,要求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工厂减少30%的生产用电量。

这使得富士康印度工厂的正常生产充满变数,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下降。

至于劳动力,苹果和苹果供应链上的公司都陷入了“廉价”陷阱。

印度的廉价劳动力是有代价的。

女工拒绝在满月之夜上夜班,认为这违反了宗教禁忌;

印度实行的是行业标准的茶歇时间,往往是“你刚坐下,下一个茶歇时间就到了”;

富士康中国工厂实行三班制十多年,印度工人激烈抗议

他们焚烧了印度卡纳塔克邦一项宣布实行12小时轮班制的法案的副本,并敲开了经理办公室的门,说道:“我必须活着才能工作。”

另一边,中国富士康工人们虽然拧着螺丝,火花四溅,但心里却在努力:“为了生存,我必须工作。”

如果只是“被动放慢工作进度”还好,不像中国3000元雇一个大学生,印度的廉价劳动力确实便宜,当地又没有电子制造业基地,中国工程师给印度工人写了教程,却发现印度工人既看不懂内容,又不会英文。

我费了好大劲才教他们如何调试机器,但下次他们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印度工人的理由是:“他们没有教我。”

旁边的中国工程师只能叹息:“这得教我多少遍啊?”

当我作为一个优等生向一个差等生解释问题时,一种无助的感觉涌上心头。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仍在阻挠中国工程师的签证发放,2020年至今,印度对中国企业实施“亚洲最严限制”,包括严格限制发放赴华签证、限制中国投资等。

数据显示,印度向中国发放的签证数量已从2019年的约20万份下降到2024年迄今为止的仅2000份。

当地媒体直言,印度制造业严重依赖来自中国大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即便是在电子产品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在印度运营的台湾制造商,也需要寻求中国大陆专家的帮助。

但它无法阻止强大的印度政府,印度政府自身也遭受了 800 人伤亡和 10,000 人损失。

总体来看,印度苹果供应链既没有摆脱杀猪骗局,也没有解决劳资矛盾,还不得不忍受50%的合格率和劳动力素质低导致的大肠杆菌超标问题。

果粉们明明在疯狂高呼:“别让印度毁了苹果”,库克为何依然坚定不移?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4

决心、策略和时间

原因有三:印度的决心、库克的谋略以及发展时间。

尽管印度喜欢用强硬手段吸引外资,但其发展工业的决心不容忽视。

2014年,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其任内相继提出“分阶段制造业计划”、“国家基础设施计划”、“自力更生印度”综合经济计划、“生产挂钩激励计划”等相关配套计划。

这表明,这个年龄结构健康、平均年龄仅为28.4岁的国家,正努力转型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在印度富士康园区工作的女工多达数万名,十年前她们是免费的家庭劳动力或者农民,而现在她们领取工资、吃免费早餐、住园区宿舍,上下班还坐免费班车。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5

这一幕和几十年前中国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的情景很相似,解放女性劳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工业的前提。

至于苹果,印度也“放松”了限制。过去,印度征收高达22%的进口关税,卖出了全球最贵的苹果。但7月23日,印度政府宣布将手机、手机印刷电路板和充电器的基本关税降至15%。

副总裁尼尔·沙阿 (Neil Shah) 表示:“这可以为苹果每年节省 3500 万至 5000 万美元,直到它立即开始生产 Pro 机型。”

看得出来,为了与中国大陆争夺订单,印度决心摆脱“税收恐怖主义”的标签。

另一方面,苹果也需要印度来“保护库克”。

美国国家法律与政策中心曾呼吁苹果股东罢免库克连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理由是“库克领导下的苹果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日益崛起的中国国产手机品牌,正在不断蚕食苹果的市场份额。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6

2024 年第一季度出货量排名前 5 的厂商中,苹果降幅最大

所以,库克需要印度,一个购买潜力足够大、足够“安全”的市场。

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印度全年销售额创下近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3%。不过,苹果的市场份额仅为3.5%,增长空间巨大。

为了向印度表示善意,印度在2023年首次成为苹果单独的销售区域。

同年,在负责印度、中东、地中海、东欧和非洲业务的副总裁退休后,苹果提拔了印度业务负责人。苹果现任运营高级副总裁萨比赫·汗也是印度人,负责苹果全球供应链。

这也印证了“高管必须是印度裔”这一不成文的规定。

最终,印度市场已经度过了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

高级研究分析师辛格对《财经》表示:“苹果一直是印度消费者向往的品牌。过去几年,价格一直是障碍。不过,随着苹果制造和本地化的增加,苹果通过提供各种优惠和融资选择,提高了其在印度的接受度。”

腾讯科技提到,在苹果零售店在印度开业之前,三星或者联想是印度人购买手机的首选,但新德里苹果零售店开业后,这里成为了印度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新打卡点。

富士康投资 10 亿建总部,招工力度加大,iPhone 15 零件良品率不足 50%引关注插图7

在苹果的战略规划中,苹果供应链离开中国、选择印度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国,与其高喊“别让富士康跑了”,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制造汽车、机器人的富士康,而不是仅仅一个制造苹果的富士康。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