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访谈网
作者:一航工作室
随着夏季的临近,成都的“夜生活”更加热闹。
每当夜幕降临,漫步成都街头,随处可见夜间美食、夜间游览、夜间娱乐等热闹的夜间消费场景,富有地方文旅特色的新型文旅业态随处绽放,体现着川渝地区独有的魅力。
近日,#成都晚上10点吃火锅要排队#话题再度引发关注,引发不少外地游客感叹:“成都人不需要睡觉吗?”
清晨的成都,夜生活正热闹
伴随着闷热的晚风和蝉鸣声,吃火锅的队伍仿佛“一动不动”,前面的人开始吃,后面的食客继续吃,饕餮不吃火锅实在可惜,吃货们的“永不言弃”让不少外地游客都崇拜起成都人的轻松感觉来,他们怎么这么会玩呢?
夜吃火锅、夜游锦江、夜走玉林路,成都人在夜生活中发挥“玩乐”技能,点亮成都的夜经济。
前段时间,央视财经发布首份《中国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成都位列夜间消费最活跃城市榜单第一名,作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夜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夜经济发展,成都政府也推出各类项目,打造多元的夜经济消费场景。
比如锦江“夜”经济,成都市推出的“夜游锦江”游船项目,“突破”了以滨水码头为纽带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模式,构建了以锦江故事为主线的多元化主题空间,串联起10公里水上游览线,构建了包括夜游、夜市、夜展等品牌矩阵,深受游客喜爱,2023年入选全国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之一。
夜间经济被视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对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越来越重要。如今,成都夜间新型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出成都夜间经济正在为消费释放新活力,更体现出成都夜间经济也在为消费释放新活力,这也说明消费新需求不断涌现,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消费的主角。成都以包容、和谐的城市文化成为年轻人的“消费引力场”。
以东郊记忆、COSMO、天府红等为代表的成都“非主流”文化消费场景,聚焦青年文化,吸纳二次元、亚文化、电竞等多元化消费潮流,深受Z世代青睐。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表示,这座城市对亚文化、二次元文化的接受度极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愿意“平视这个群体”,这也为成都吸引了一波二次元迷。
从“幸福之城”到“万亿消费之城”
文化与经济互动,成都文化的兴旺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成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成都地区生产总值11152.1亿元。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增加值7668.9亿元,增长5.1%,服务业增长强劲,消费品市场企稳回升。
对于成都来说,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消费成为成都最突出的城市底色,2023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0001.6亿元,同比增长10.0%,正式步入“万亿元消费俱乐部”。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这座城市旺盛的消费活力,也表明成都消费市场迈上了一个新高度,也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劲动能。
消费水平高的城市,通常经济发展水平也高,人口规模、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等也比较突出。以人口数据为例,各大一线城市都曾展开“人才争夺战”。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都就凭借自身魅力实现了常住人口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2140.3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13.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98.2万人,较2022年末增加26.7万人。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和红利正在集中释放,战略大后方建设迎来新的加速期,优质产业、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资源要素正在向成都集聚,城市正迈向新的发展格局。
年初,成都市市长王凤朝在《成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年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5%、6.5%。从成都上半年经济表现来看,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指日可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