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取消限价后武汉也跟进,限跌令身影渐弱,房地产限价政策更新不断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自郑州取消限价,将房价制定权交给开发商后,武汉也曾出现类似事件,近日,有业主在政府留言板上发帖称,他所在小区的开发商恶意压低房价,从之前的2.3万元/平方米,降到现在的1.2万元/平方米,属于违规行为。

随后,武汉方面回应称,武汉并未出台限制房价跌幅的政策,开发商有自主定价权。《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房地产行业“限价”政策不断更新,除了部分城市取消商品房限价外,不少城市也取消了土地拍卖限价,限价房的讨论也随之减少。

“限价令”阴影逐渐消退

2021年8月,湖南岳阳打响“限价令”第一枪,规定中心城区销售的新房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登记价格,但不得低于登记价格的85%。 菏泽、惠州等城市紧随其后,规定新房成交价格不得低于85%。

2022年,“降价限售”出台迎来高潮,据中指院不完全统计,2022年5月至12月,全国近20个城市(县)出台政策限制商品房交易价格跌幅,同时有新房项目因降价销售被通报批评、紧急叫停。

为有效调控房价,2010年起,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制度开始实行,在“限价”政策下,有关部门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按照备案价格或者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价格销售房屋,企业重新获得了自主定价权。

7月31日,郑州发文称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价,开发商可自行定价销售或办理预售(销售)许可备案手续。目前,郑州已全面放开限价政策。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包括沈阳、兰州、郑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明确取消商品住宅销售限价政策。

8月7日,郑州当地一位房产中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政策发布当天我们就联系客户,称未来房价可能会有变化,现在可以考虑优质新房。但目前客户大多还处于观望状态,成交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开发商暂时也没有对新房价格做出大的调整。”

郑州取消限价后武汉也跟进,限跌令身影渐弱,房地产限价政策更新不断插图

郑州解除限价之后,武汉市场也因房价问题出现波动,近日,不少业主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反映,万和光谷项目售价由2.3万元/平米,降至目前的1.2万元/平米,巨幅降幅逾万元/平米,这让老业主难以接受,称这样的售价扰乱了市场。

武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回应称,武汉市没有出台限制房价下跌的政策,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由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确定,只要保证不超过登记价格即可。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地方开始对房地产开发商降价行为持宽松态度。5月底,保定市人民政府就一位购房者反映房地产开发商降价侵害房主利益的留言做出回应,称商品房价格是市场决定的,开发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供求情况自主确定销售价格。购房者与开发商可以协商确定每套房子的最终销售价格,并纳入双方买卖合同。

土地拍卖价格限制也已放宽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房地产发展中,不同领域的“限价”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房地产热点城市,“限价”多指低于市场价的房价,对购房者来说,这个价格并不怎么重要,冠以“限价”名号的房子性价比更高。比如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都推出了“限价房”,限价房的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主要是为了保障无房家庭的住房。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购房者的资质审核也相当严格。

2022年10月,天津率先终止销售“限价房”,房地产进入此轮调整后,房价整体呈现下行趋势,“限价房”也失去了最大的竞争优势。

在实际执行中,“限价”的目的是通过限制土地价格来控制新房价格。业内形象地把土地称为“面粉”,房子称为“面包”,面粉价格高,以北京为例,2021年5月,北京在大规模土地拍卖中设立了房屋销售价格指导机制,对所有地块设定了价格上限,这一机制被认为是未来稳定挂牌房价的重要政策工具,从而迎来土地拍卖“低溢价率”时代。

郑州取消限价后武汉也跟进,限跌令身影渐弱,房地产限价政策更新不断插图1

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严格限地,确实有效遏制了房价无节制上涨,但也催生了“倒挂现象”,即新房价格低于周边二手房价格。“每日清仓”让2000万元豪宅项目中建九合公馆备受追捧,原因在于“新型共享产权房”项目中建九合公馆每平米售价低于周边二手房5万元左右,号称“买了就赚”。

但从2022年开始,一些市场压力较大的城市取消了土地拍卖的限价规定,2022年3月的土地集中拍卖中,东莞有6块地块不设限价,同年7月的土地拍卖中,13块地块住宅销售不设限价,开发完成后只需报相关部门审核即可。

自2023年底起,广州、上海开始取消土地拍卖限价,让土地拍卖回归市场。北京今年6月起对土地拍卖溢价率实行分段指导政策,不同溢价率对应不同的销售指导价。“无论土地溢价率高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都能得到保证。同时利润空间也不能无限扩大,所以整体房价能保持稳定。”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闫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压力

上述被老业主抱怨降价的武汉小区,其实另有隐情。当地政府部门称,因公司与施工方存在债务纠纷,部分房屋建筑工程被抵押给施工方,施工方为收回资金,低价出售“施工房”,最高降价幅度为6000元。

8月7日,一家门窗建材企业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两年,房企资金压力很大,以前可以用商业汇票付给供应商,现在很多供应商也用商业汇票付给供应商。既然不敢接受商业汇票,职工住房就成了比较主流的选择。为了快速变现,供应商会把这些房子委托给开发商或者项目渠道降价销售,希望尽快‘钱进口袋’。”

政治局会议提出我国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房地产开发商为了甩卖楼盘纷纷降价,一场“价格战”似乎不可避免。从数据来看,房地产开发商目前面临销售压力和资金压力双重压力。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0.1%,但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1.5个百分点。

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前期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市场的提振持续性较弱,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重点城市的限价、限购等限制性政策要基本取消,才能提振行业信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