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城市发布风险提示,部分房地产项目违规推出“零首付”购房活动。所谓“零首付”购房,就是用贷款购房,看似减轻了购房压力,但其实隐患颇多,风险需要警惕。
监管政策明确禁止“零首付”购房。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原银监会2017年联合下发通知,严禁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互联网金融机构、小企业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严禁贷款公司违规提供“首付贷”等住房融资产品或服务;严禁挪用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资金购房。
“零首付”购房可能蕴含违法操作、贷款诈骗等法律风险。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银行不可能允许借款人以“零首付”购房,因此,一些房企、中介机构想出了两种涉嫌违法违规的“手段”。一是房企或中介机构先为借款人支付首付;二是签订黑合同或虚抬房价,从而提高银行贷款额度,“贷”走首付。违法操作无法在合同中约定,也不受法律保护。一旦房企不履行承诺,购房者可能既失去房子,又失去钱财,还可能涉嫌贷款诈骗。
此外,“零首付”购房还会加重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一些房企、中介机构之所以大力推广“零首付”购房,正是瞄准了部分购房者短期内资金紧张的痛点。操作难度大,反而会增加经济负担。房价被高估,借款人的贷款额度增加,即便贷款能顺利发放,借款人的还款额也会大幅增加,但实际上你“后期”花的钱更多了。
目前,我国房地产信贷政策已经过多轮优化,首付比例持续下降,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政策的通知》,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
利用金融服务满足购房需求应当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购房者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尤其要警惕过度杠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