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初至今央行与国债市场多头的精彩博弈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本周,央行不再胡说八道,推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组合,打多头一个措手不及。

整个过程非常精彩:

为了叙述方便,我结合10年期国债的走势,请看下图:

周一(8月5日),彭博社报道称,央行在国有银行的帮助下抛售了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虽然金额不大,但帮助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终守住了2.1%,挽回了颜面。

周二,大型国有银行净抛售逾500亿元7至10年期国债,给炒作国债、占据上风的多头以沉重打击。

然而第二天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周三,多头反扑,导致多只国债扭转周二的跌势。

无奈之下,“有形之手”从两个方面加大了努力:

1.严查国债最大买家——银行。

经调查,原来是一群小银行在那里疯狂购房。

8月7日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直属机构对江苏四家农商行进行督查,指出其涉嫌操纵国债市场价格,并报请央行予以处罚。

警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限制同业多头仓位。

周三《经济观察报》报道称,高层审批债券基金步伐放缓,据证监会官网消息,自6月18日以来,债券基金审批数量为零。

至此,央行本周打击国债投机的行动取得了小胜利:

2024 年初至今央行与国债市场多头的精彩博弈插图

国债的两大买家——银行和债券基金,都会受到调查和限制,最终导致国债的长期收益率上升,而其他收益则下降。

但话说回来,央行为什么要阻止国债收益率下跌过快呢?又为何阻止不了国债一次次的投机行为,甚至连精明如银行的银行也陷入陷阱呢?

答案是防范风险和保证资产安全。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和高层讲话中专门提到,为避免出现类似2023年硅谷银行破产事件,需要抑制国债投机。

你知道,政府债券几乎没有风险,但是对利率特别敏感。

近两年,随着经济承压,降息预期相继兑现,国债价格飙升,聪明的投资者从国债价格上涨中赚得盆满钵满,刺激更多资金流入国债领域。

5月22日甚至出现了疯狂的现象,人们争相以125元的价格抢购100元的欠条。详情可参阅前文《太疯狂了!散户买国债亏本》。

这实在太疯狂了,一旦经济出现逆转,利率迅速上升,国债势必出现断崖式下跌。如果跌幅过于剧烈,持有大量国债的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必然会遭受不小损失,甚至会出现类似硅谷银行那样的破产事件。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央行怎么能允许新的麻烦出现?!

但对于个人来说,追求手中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是自然规律。

被处罚的江苏四家小银行,为何敢违法犯罪?他们是傻子吗?

不!

从他们的角度来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结束,在限制地方过度负债的背景下,他们对地方政府的贷款活动会减少,这意味着他们极度缺乏优质资产(贷款)。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存款人存款要付利息,总不能只靠给地方政府收水电费过活吧?!

因此,他们必须而且将会从市场上寻找新的优质资产。

目前来看,除了一些优质的个人消费贷款外,唯一的选择就是国债或者准政府债券——再说,这种疯狂的势头太有吸引力了。

2024 年初至今央行与国债市场多头的精彩博弈插图1

因此,当前抑制债券投机,看似是央行与市场的较量,实则是一个平衡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问题,央行想从全局上控制金融风险,但个体为了自身价值的保值增值,利益的争夺破坏了大局。

这一矛盾需要有效的平衡。

但笔者认为,要想彻底遏制国债投机,就如同扶持A股市场一样,只治标还不够,还必须从根源入手,消除资产荒。

关键是价格,让经济回暖、物价上涨,才是打破资产荒的关键。

什么是资产?

能够产生收益的只有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商品……而资产要想产生收益,还是要依赖实体经济中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形成正向激励。

例如股票的盈利依赖于上市公司以好价钱出售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是股价上涨的动力。

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不涨反跌,普通民众就会推迟消费,企业就会失去扩张动力,降薪裁员,从而形成“消费观望→投资不振→收入减少→再次消费观望……”的“低通胀陷阱”。

目前,我们国内的资产短缺是由于“低通胀陷阱”造成的,投资、消费对物价没有起到支撑作用。

昨天公布了7月份的PPI和CPI,乍一看CPI同比和环比都有所回升,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是如果仔细看CPI价格上涨的具体情况,就会发现基本集中在猪肉、蔬菜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类上,这并不是很好。

幸好,扣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而上月为下降0.1%,这多少算是一种安慰。

但考虑到PPI仍处于0以下,说明企业出厂价格上涨依然低迷,整个经济的产品价格还没有形成“消费—投资”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因此,笔者认为,央行(或高层)若想彻底终结国债泡沫,必须重视国内通胀偏低的问题,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拿出十足的诚意,想方设法让经济快速升温、提高劳动者收入,通过收入的提高带动消费、进而带动投资,最终推高其他资产的价格。

不然价格问题不解决,债市牛市还会乱啊~~

封锁的代价会非常高昂...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