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行业整体下滑,华东重机为及时止损,近日终止了亳州10GW 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据悉,该项目正式宣布落地已一年,原计划投资额达60亿元。
在宣布暂停追光之前,华东重机还在加紧剥离持续亏损的数控机床业务,并计划收购一家主营图形处理器(GPU)芯片及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预计交易金额不超过3亿元。华东重机表示,希望GPU芯片业务能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
截至8月9日收盘,华东重机股价3.35元,下跌0.89%,总市值33.76亿元。
60亿光伏项目失败
公开资料显示,华东重机成立于2004年,2012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营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主要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数控机床等。2023年3月,华东重机在江苏沛县投资20亿元建设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下称“沛县投资项目”),正式跨界启动光伏电池组件业务。
此次终止的投资计划,可以追溯到去年7月。当时,华东重机拟在安徽省亳州市投资建设10GW 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下称“亳州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约60亿元。同时,公司还间接成立了项目公司华东光能(亳州),注册资本为6亿元。
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华东重机对项目的预期是,华东太阳能(亳州)投产之日起,第一个完整财务年度实现80%的产出率;第二个财务年度起,实现100%的产出率,年开票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每年纳税总额不低于2亿元,安置就业人数不低于1000人。
但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光伏行业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由昔日的“印钞机”模式迅速转变为“亏损-亏损-亏损”模式,跨界玩家首当其冲。据华东重机2023年年报显示,其光伏制造业务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720.25万元,占总营收的11.5%;其中沛县投资项目累计实现盈利-9782万元。华东重机将亏损归咎于2023年下半年电池片市场下滑,且该项目主要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设备产出各项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到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跌至“冰点”。
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池片价格已从0.47元/瓦跌至0.3元/瓦。与此同时,“亏损”成为行业关键词。截至8月8日,已公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的24家A股光伏企业中,共有13家出现亏损,2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华东重机也在半年报中提到,产业链整体价格大幅下跌且持续下滑,电池片价格持续低迷的冲击,导致光伏电池组件业务出现亏损。
8月5日晚间,华东重机宣布结束亳州投资项目,注销项目公司。公司称,继续投资不会达到合同签订时的商业目的。这一决定是公司应对光伏行业和市场风险作出的战略调整,符合公司长期发展规划。
隆众信息光伏产业链分析师方文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华东重机投资光伏领域,原本是作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业务的一部分,但目前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供需结构导致N型电池片成本倒挂,终止扩产计划是目前比较合理的选择。
谨慎扩张成为行业大趋势,今年上半年包括TCL中环、凌达股份、海源复材等多家公司宣布调整甚至终止光伏扩张计划。对于公司光伏制造业务的后续发展,华东重机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司光伏板块将控制规模和生产节奏,继续寻求市场机会。
谈及下半年电池组件价格走势,方文政认为,随着电池单体厂商非硅成本差异逐渐修复,价格有望真正企稳;且短期内组件价格下行趋势仍未停止,下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升或将是带动组件价格反弹最直接的方式。
跨界路上屡屡失败
事实上,在暂停扩张追“轻”之前,华东重机的其他跨界计划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早在2016年,华东重机曾拟通过定增及现金方式,以16倍溢价收购两家影视传媒公司,总对价达14.7亿元,但该计划于当年10月终止。
2017年,华东重机斥资29.5亿元收购广东润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星科技”),并借此跨界进军数控机床领域。虽然润星科技兑现了2017年至2019年实现净利润9.1亿元的业绩承诺,但随后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8.65亿元。此外,润星科技还有大量逾期应收账款。
而受此拖累的华东重机也遭遇连续亏损,2020年至2023年,华东重机分别实现营收76.42亿元、70.66亿元、14.76亿元、6.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亿元、-14.08亿元、-1.79亿元、-8.11亿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