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行业
国联收购民生证券再传重磅消息
8月8日晚间,国联证券发布《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国联证券拟向国联集团、丰泉裕等45家交易对手发行A股股份,收购其所持有的民生证券99.26%股份,交易价格为294.92亿元。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次交易顺利完成,有望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首例获批的券商并购案。此外,本次交易方案较此前有两点调整:一是民生证券将按照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规定,回购并收回员工因离职或退休而退出的股份,并进行相关股份减资;二是泛海控股(持股0.74%)退出本次交易。
维生素巨头巴斯夫宣布停产
7月29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工厂发生爆炸起火事故。8月7日晚间,巴斯夫集团表示,事故导致工厂受损,将导致部分维生素产品的停产和供应,主要涉及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香气原料和前体的生产。除维生素外,包括紫罗兰酮、白蔹醇、DL-薄荷醇等香气原料也受到影响。德国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A生产商和维生素E的主要供应商,此次停产或将进一步推高维生素价格,引发投资者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相关业务。8月8日,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受供应影响,近期维生素价格波动较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前几年维生素因为供给量增加过多,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去年很多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今年价格开始回暖,但不同品种的竞争格局不一样,价格变化也不同。”
多只QDII基金放宽申购限制
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此前频频限购的QDII基金出现持续放松迹象。8月8日,华宝纳斯达克精选股票(QDII)发布公告,调整大额申购(含定投)上限;同日,建信基金也发布公告称,8月9日起,建信富时100指数基金(QDII)恢复申购和定投业务,同时对人民币份额投资者单个基金账户单日单笔或多笔累计交易总额超过100元的申购和定期定投业务进行限制;对美元份额投资者单个基金账户单日累计交易总额超过14美元的申购和定期定投业务进行限制。纳斯达克科技ETF联动基金、摩根士丹利海外保守配置混合基金(QDII-FOF)宣布调整申购限额。近期,多家QDII基金放宽了大额申购限制,如华夏全球科技先锋QDII基金、诺亚全球收益型房地产基金、鹏华香港美国互联网基金等均调整了人民币份额申购限额。
2. 公司
华为“第三世界”落地北汽
8月6日,鸿蒙智能星界S9正式发布,起售价39.98万元。7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亲自为首批车主交付新车。作为“第三世界”享界首款豪华车型S9的上市,也意味着华为与北汽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也表示,未来北汽将把与华为合作打造享界S9作为重中之重。从文杰到享界,华为四大智能汽车品牌中已有三家入局,文杰成为搅动汽车市场的最大黑马。数据显示,北汽蓝谷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2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北汽蓝谷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24.5亿元至27.5亿元,且同比增速还在扩大,可以说,北汽所遭遇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76%
8月8日,贵州茅台(.SH)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819.31亿元,同比增长17.76%;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15.88%。具体来看,茅台上半年实现营收23亿元,其中系列酒实现营收685.67亿元,同比增长15.67%;系列酒实现营收131.47亿元,同比增长30.50%。孙珊珊认为,系列酒成为重要增长点,而系列酒中,茅台1935表现最优,直销渠道收入337.28亿元,同比增长7.35%;批发代理渠道收入479.86亿元,同比增长26.5%。贵州茅台在财报中提到,业绩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一半”,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贵州茅台2024年主要目标是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5%左右。以2023年总营收1505.6亿元计算,贵州茅台2024年的业绩目标约为1731亿元。
中芯国际12英寸产能供不应求
8月9日上午,在中芯国际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交流会上,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赵海军介绍,过去几个季度12英寸产能已经接近满负荷,目前12英寸产能也十分紧张,供大于求,价格上涨,公司今年在12英寸晶圆上正在扩产,预计今年年底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比去年底增加6万片左右,中芯国际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指引为环比增长13%-15%,毛利率18%-20%。赵海军表示,12英寸产品附加值较高,公司新扩建的产能得到充分利用并带来收益,推动产品组合优化调整。综合以上原因,公司三季度平均单价预计环比上升,带动毛利率环比上升。赵海军表示,全年整体格局已大致确定,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增速超过可比同业平均水平,下半年销售收入超过上半年。公司将继续深耕晶圆制造,满足客户需求,平衡短期经营目标的同时,着眼于公司长期发展。
3. 基金
今年有27个基金产品转型生效
近年来,随着ETF市场的快速发展,热度不断提升,公募基金管理人也积极布局场外ETF联接基金。截至8月8日,今年成立的ETF联接基金数量已达110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0%。此外,今年已有10只基金选择加入ETF联接基金阵营。相较于其他转型类型,该类型基金数量最多。
ETF联接基金是将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跟踪同一基础指数的ETF(“目标ETF”),从而紧密跟踪基础指数表现的基金。ETF联接基金作为特殊的母基金,受监管要求,持有的目标ETF市值不得低于所挂钩基金净资产值的90%。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指数基金可能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流动性、减少跟踪误差、增加投资者便利性和扩大市场宣传等目的,转型为ETF挂钩基金。ETF挂钩基金可以利用低成本和高流动性的优势,在紧密跟踪指数的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灵活的投资选择。”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ETF挂钩基金的最低认购额度较小,降低了投资者参与投资的门槛,使得挂钩基金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认购,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增加基金规模。
部分基金在转型为ETF挂钩基金时也享受到了费率优惠,如易方达基金将其旗下的易方达中证银行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转型为易方达中证银行ETF挂钩基金(LOF),同时降低了管理费和托管费率。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易方达中证银行指数(LOF)管理费按上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50%年费率计提,托管费按上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10%年费率计提。调整后,易方达中证银行ETF联动(LOF)管理费为“以上一日基金资产净值减去上一日持有的标的ETF公允价值(若为负数,则按上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15%年费率计提,以减去上一日持有的标的ETF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按0年费率计提”。
除了选择转型为ETF连接基金外,封闭式基金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定期开放式基金转型为持有期基金也是今年以来基金转型的重要方向,今年共有6只基金分别选择了上述两个转型方向。
一些基金管理人关注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选择将封闭式基金改造为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没有特定的期限,可以随时赎回,在赎回方面显然更加灵活。与此同时,另一些基金管理人将定期开放式基金改造为持有期基金,使基金的申购赎回更加灵活。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