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微软、英伟达投资的美国具身智能创业公司AI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02。据悉,02在设计和功能上都有明显提升。随后,创始人Brett 也在社交媒体上向马斯克发起挑战。
这代机器人身高约1.68米,体重60公斤,目前移动速度为1.2米/秒。据悉,新一代灵巧手拥有16个自由度,负载能力堪比人类,可抓取重达25公斤的物体。在与谷歌合作训练的定制模型支持下,它能通过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与人进行交互。头部和身体前后共嵌入6个RGB摄像头,摄像头的数据将帮助它通过视觉语言模型进行语义理解和快速常识视觉推理;02的机载计算和AI推理能力较上一代提升了3倍; 02 的电池组容量也得到了提升,配备了 2.25 kWh 的电池组,比 01 的供电量增加了 50%,官方称其运行时间为 5 小时,最终目标是让其每天可以运行长达 20 小时。
02人形机器人
被“挑衅”的马斯克看好人形机器人发展,并表示特斯拉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他还提到,其机器人产品售价可低至1万美元,远低于汽车每辆2万美元的售价,特斯拉每年可赚取1万亿美元的利润。
有业内专家认为,马斯克可能在“定步子”,他向观察者网表示,马斯克希望其他国家也走低成本人形机器人的道路,“继续走技术之路,而不是追随技术的路。在高端制造业,我们要警惕这种思维。”
虽然02机器人相比上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机器人要大规模应用于生产、走进家庭,未来还是会面临一些挑战。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相关初创企业距离真正的商业化阶段还很远,据机器人头条整理的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是人形机器人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有超过60家,这意味着我国拥有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但均未真正实现商业化突破。
在海外,近年来将兴趣转向人形机器人的马斯克也在不断调整对于自家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的预期。
今年4月,马斯克称工厂任务已经在进行中,机器人将于2025年底面向公众销售。在6月份特斯拉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但今年7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预计明年将进行小规模生产,供特斯拉内部使用,他“希望”在2026年为其他公司量产机器人。
广东省赋能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常务副院长丁宁认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机器人距离能够大规模进入工厂、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行业未来发展,丁宁表示,“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复现人的能力,而不是人的形态上。”据南方财经报道,丁宁认为,人类的优势在于大脑,也就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机器人应该模仿这一点,而不是简单模仿人的外表。“要结合应用场景,而不是一味追求‘人形’”,“比如一只手,不一定非要有五根手指,有的场景可能只需要三根手指,有的场景则可能需要八根。”
机器人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软硬件融合的“方法论”。从学术界到产业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高度相关,而“智能”水平是机器人能否出色完成任务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名字上选择了‘具身智能’,希望打造一条包括硬件、软件在内的更完整的产业链。”
“智能化”水平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专家认为,我国凭借产业体系完整性、制造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成为产业重要参与者。
丁宁介绍,我国在实体智能领域起步较晚,在芯片、算力、人才、生态系统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但我国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更低成本的制造能力、以及效率更高的国家体系。
他解释,相较于发达国家全部转移中低端制造业,完整的工业体系让我国拥有覆盖物理世界的更完整数据维度。其次,我国完整的制造体系可以让获取数据的成本更低。机器人是数据的接口和载体,除了机器人的“躯体”之外,还有生产设备、各类模具,如果能控制制造成本,获取数据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利用好这些优势,我们就能更好地更完整、更低成本、更高效地获取数据,构建具身智能的基础大模型。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