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 邹永勤:在经历8月2日、5日的大幅下跌后,全球主要股指在日经225指数的带领下开始反弹,8月7日该指数连续两天上涨近3600点,但仍未能收复8月5日的失地。相反,反映中概股走势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8月5日尾盘强势收盘,8月6日大涨3.03%,报5535.85点,成功收复8月2日的失地。
“在外围股市大幅波动的背景下,被低估的中概股明显扮演着短期避风港的角色。那么,处于价值低谷的A股市场潜在的投资价值优势,能否被更多资本发现,成为热点?全球风暴中的避风港?我非常期待。”8月7日,拥有20多年股市经验的资深投资者朱先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外围股市暴跌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上涨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后,海外主要股指在2024年7月中旬反转下跌,进入8月份,这波下跌明显加速,海外主要股指大跌,被称为“黑色星期五”,随后8月5日又是“黑色星期一”,日韩等国股指暴跌至熔断点,8月7日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反弹,一涨一跌,股市波动风险充分暴露。
以日本股市为例,日经225指数在7月11日创下42426.77点新高,随后调头向下,于8月5日跌至31156.12点,不到一个月时间累计下跌11270.65点(跌幅26.56%),其中仅8月5日一天就贡献了4451.28点的跌幅;随后8月6日、8月7日,该指数大幅反弹,带动全球股指走强,日经225指数短期内出现如此巨大且幅度巨大的波动极为罕见,历史上仅出现过1987年、2008年和2011年,这是第四次。
对于海外风险资产波动性放大的现象,浙商证券秦晗在8月6日的研报中认为,这主要受美国“衰退交易”影响。一方面,日韩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且科技股占比较高,近期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浓重,日元持续升值不利于出口增长预期,加之科技股下跌,日韩股市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以日元套利交易为主要代表的国际投资者,初期会借入日元,进而入市日本股市,但在日本央行加息催化下,国际投资者开始撤离,导致市场出现短期踩踏事件。
他还强调,美国降息周期慢于经济周期,导致美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前期推动美股上涨的重要动力已基本消失,美股与日元之间的套利收益“链式负反馈”也已增强。因此,8月6日的反弹可能预示着清算交易暂时放缓,但美联储实际降息仍未落实,日本央行加息周期仍在进行,这沉淀了大量持有利多套利的资金,可能仍在等待合适的退出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主要股指普遍暴跌、剧烈波动的背景下,A股市场却展现出韧性,8月2日“黑色星期五”和8月5日“黑色星期一”,上证指数仅分别下跌0.92%和1.54%,表现远超海外主要股指。
华创证券张宇8月6日撰文指出,尽管人民币与日元(均为相对低息货币)之间的关联度在美联储快速加息后大幅提升,但人民币并不能完全套用日美套利交易的逻辑。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金融账户开放程度尚有限,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购买美元资产的实际数量有限。因此,虽然都是“套利交易定价”,但日美套利和中美套利背后的差异却不同,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交易主体。
张宇认为,由于人民币套利交易和日元套利交易的主体不同,目前海外交易逻辑对A股的扰动主要体现在情绪层面,实际对交易层面的影响十分有限,其中表现之一就是美国资产的波动通过实际套利交易渠道对中国资产的影响有限,A股在当前以套利力量为主的波动中,对下跌的抵抗力会相对较强。
资深投资分析师黄永耀对A股近期的表现有着不同看法,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近期之所以表现坚挺,是因为此前也曾“跌破”;“A股从来就没有真正出现过牛市,2019年以来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反弹,处于‘深谷’之中,而美日等海外主要股指则在屡屡创下历史新高后迎来回归。”
他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对中国投资者(尤其是在日美股巅峰时期盲目去海外高价买入,导致相关跨境ETF溢价过高)来说是切身的风险教育,没有哪个国家的股市是只涨不跌的;另一方面,A股市场前期的泡沫破灭和价值回归路径,或许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未来如果处理得当,很有可能A股市场会因其估值凹陷的特征而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A股市场能否成为全球“避风港”?
资深投资人朱先生表示,要成为全球风险资本的“避风港”,前提是要有这些资金顺畅进出的渠道。虽然我国此前推出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显然还有进步的空间。“QFII新规将于本月底实施,恰逢外围股市震荡,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对股市能成为全球风险资本的‘避风港’非常有信心。”他说。
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已达839家(其中今年上半年获批36家)。为改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外汇管理,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对2020年版《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将于2024年8月26日起施行。
据记者了解,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进一步简化业务登记程序、进一步优化账户管理、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统一QFII/RQFII外汇风险管理和直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的模式。
“随着QFII/RQFII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将更加便捷。在近期全球股市大幅波动的背景下,QFII/RQFII制度或将更加引人注目,有望得到全球认可。”8月6日,美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邹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尤其是国际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基金都有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策略,以分散投资风险。另外,A股在MSCI全球市场和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0.4%和4.2%。从任何角度看,中国证券市场都是重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招商证券张侠也认为,近期外资或将回流A股。他在研报中指出,近一个月以来外部环境突然发生较大变化,自美国大选风波以来,美国国债余额增速开始放缓,此外近期各项数据也出现放缓迹象,同时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的押注逐渐增加,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大宗商品、海外股市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大幅走强。
在此背景下,张霞认为,A股的交易逻辑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内需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抵消即将到来的外需下滑,A股投资将从外需转向内需,投资者应更多关注与内需相关的科技、消费、医药等;另一方面,随着海外股市风险加大,国内股市有重要机构投资者支撑,且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旦内需政策落地,投资者将看到国内经济和企业利润企稳的迹象,外资或将重回A股市场。
对于A股市场能否成为这场全球风暴中的避风港,黄永耀向记者表示,从估值来看,A股市场确实处于估值低谷,目前上证50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为10倍和11倍,而道琼斯和标普500的市盈率都在26倍左右,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明显。
此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期A股市场ETF成交和净申购均出现明显增长,7月ETF资金累计净流入1525亿元。对此,张霞表示,市场经历调整后,ETF的重要性已经凸显,投资者开始增持ETF,为市场提供稳定的增量资金,为后续资金面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政策也正在迎来重要拐点,有望逐步扭转近三年来的弱势走势,支撑内需环境;另外,美国有望进入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开始走强,A股面临的外部流动性环境也在改善。
因此张霞认为,A股调整空间并不大,目前的情况和2018年四季度差不多,A股处于继续探底的过程中,但一轮像样的反弹可能随时开启。
黄永耀也看好A股的投资前景,认为A股市场正面临转机,“A股市场在严格监管下,正在回归规范化道路,沪深300当前市盈率仅有11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