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运动走向主流,“跳上跳下”带来无限乐趣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平台体育运动搜索量较6月同期增长180%。此外,“攀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62%,网球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今年首次进入奥运赛程的也增长迅猛,搜索量同比增长107.8%,相关笔记、攻略数量增长150%。
“随着人们运动热情的不断高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众运动受到大众的青睐,再加上奥运会的影响,攀岩运动馆很受欢迎。”上海“攀岩主义”静安店店长周金芳说,近几个月平均每月客流量在1500到1600人左右,其中约有25%到30%是新顾客。
“相比于传统器械训练,攀岩更加有趣,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不同的训练目标,社交属性也很强。”攀岩爱好者袁远说,自己从接触这项运动开始就爱上了它。
“攀岩”攀岩馆工作人员在指导小学生攀岩。新华社
上海“ID自行车”创始人倪嘉深感,近年来的骑行热潮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她说,过去她代理的自行车品牌平均每月只能卖出2至3辆,但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迅速飙升到每月70至80辆。“一辆普通的休闲自行车,几百块钱,两三千块钱,一辆专业的山地车几万元都是很正常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文具”领跑,小“装备党”连接长产业链
拼多多数据显示,今年7月平台羽毛球、台球销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三位数,增长势头迅猛;排球消费同比增长超过60%,篮球、网球等球类设备器材也有一定增长。
“小时候喜欢收集笔记本、橡皮擦、乐高积木,长大后喜欢收集各种羽毛球拍、头盔,甚至自行车脚蹬等零配件。”谈及自己的“装备党”属性,户外运动爱好者冯哲笑着说,自己的“买买买”也是在为经济做贡献。
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运动的安全性、高效性,也带动了专业运动装备行业的发展,很多运动项目衍生出了长长的周边产业链。
例如在徒步领域,背负系统除了基础的功能性服饰外,还有徒步包、头灯、登山杖、防水袜、便携式净水设备等;在骑行领域,一辆自行车可能有上百种配件,除了传统的车把、脚蹬,还有折叠箱、拖车等,甚至还诞生了一个新职业——“飞艇师”。
与骑行运动相关的产品。新华社记者胡杰飞摄
什么是“快艇大师”?倪嘉说,这个词主要源于英文单词“快艇”。 “随着骑行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骑行安全、快乐。‘快艇大师’会监测骑行者的身体指标,并为他们调整车辆的参数,让骑行‘量身定制’,避免因受力异常而导致肌肉代偿等伤害。”
今年5月,主打“飞艇”服务的“ID Bike”在浦东后滩开业。他们花费数十万元从意大利购买了专业设备,作为人力的补充,实现更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目前,门店采用预约制,平均每天接待5至6组顾客。
“我们还和上海自行车队一些退役运动员合作,让他们退役后有更加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让他们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倪嘉说,自行车运动是一个大赛道,作为从业者,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更多价值。
用户在“ID自行车”门店体验飞艇。新华社记者胡杰飞摄
“山地风穿搭”流行,时尚风潮“吹”进户外圈
4日下午两点,气温接近40摄氏度,上海比斯特购物小镇的Arc'teryx品牌店外仍然排起了长队。
“店里限制顾客人数,一个服务员只服务一组顾客,一进门就给顾客送矿泉水,跟一些奢侈品牌挺像的。”在门口排队的周女士说,自己也想买一件和明星同款的护肤大衣。
近年来,户外运动愈发火爆,“登山服”的火爆也为户外服饰品牌的收入增长贡献了强劲动能。
户外徒步吸引大批爱好者。新华社记者胡杰飞摄
数据显示,瑞典户外品牌 Rat 2023年在中国实现营收1.1733亿元,同比增长188%。 旗下拥有Arc'teryx、等知名品牌的Amer 今年一季度大中华区直营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1%。
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也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今年加拿大高端越野跑鞋品牌Norda与本土零售商达成战略合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日本国民户外品牌也在上海开设了两家实体店,并开通了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直邮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赛事经济、体育装备经济、户外运动经济等彰显着体育消费的蓬勃发展。随着专业体育走向大众,吸引多层次、多主体的爱好者,体育产业将呈现美感、产值、价值的发展属性。(视频记者:李海伟;实习生:王思远)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