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

八一建军节临近,在温州创业的退役老兵谭立奇却依然郁郁寡欢。近日,谭立奇向媒体汇报了自己被温州鹿城区政府各部门阻挠的经历。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并暗中走访了相关部门。

企业:理解与配合政府让“鞋谷”跌入“低谷”

据了解,谭立奇在温州从事制鞋业20余年,2010年12月,公司将原有厂房移交给政府,配合鹿城区人民政府西排洪工程建设,2012年区政府将公司搬迁至鹿城区葑门街道尚吉路316号,占地面积约24亩,用于制鞋生产,该地为工业用地。

由于政府政策落实不及时,原本可以建厂的土地被有关部门用作建筑垃圾倾倒场。公司多次反映无果,建筑垃圾在那里倾倒了5年,导致该地块直到2017年才达到设计和施工条件。2018年9月,公司自筹资金2亿余元开工建设。

施工期间,碧桂园拟在附近开发住宅项目。为改善商品房居住环境,鹿城区政府以会议纪要形式向周边用地企业提出改造提升要求。为此,碧桂园委托浙江省工业环境设计院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中表明,地块周边50米范围内不得新建使用挥发性有机溶液等有毒有害废气等原材料的建设项目。

由于温州文华地块南邻碧桂园居住区,西邻鹿城区人民医院,西北角为鞋城第三小学,北邻潘澳金园安置小区,最近距离不足24米,最远距离不超过40米,地块周边被学校、医院、居民区包围。根据鹿城区印发的《温州市鹿城区制鞋业整治整治方案》和鹿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指导意见,温州文华地块对新建制鞋厂有所限制,对鞋厂的设立造成实质性的环境障碍。

谭立奇告诉记者,温州文华周边有2000多家制鞋企业,产品推广销售需求迫切。在建厂时,鹿城区还有《鹿城区加强三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实施细则》或“退二进三”政策。按照这一政策,建好的工厂可自主申请土地用途临时功能改变,将工厂临时改造成以“数字科技”“AI设计”“AI直播”“AI跨境电商”“新零售电商体验中心”“新零售数据与技术研发中心”“网红孵化培训直播基地”“鞋业品牌展示选拔”为核心定位,着力打造对周边产业无害的“温州鞋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鞋谷园区)平台化运营模式。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受疫情影响,工期严重拖延,导致该公司直到2021年12月才拿到房产证。不过,疫情并未影响区里政策的变化。2021年11月,区政府发布《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退二进三”政策也在废止范围之内,这导致该公司无法申请地块功能变更。

2021年,鞋谷园区落成,但周边碧桂园天麓大厦居民联合公司协商,坚决反对公司办厂,并将此事上报区政府、街道等处。公司理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担忧,因此并未强行开办鞋厂。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1

2022年,该公司按照数字经济园区的模式向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申请试运营并获得批准,15天便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当地实体鞋企和周边居民的认可。但7月28日,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该公司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为由,要求鞋谷园区停止运营。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2

为了让鞋谷园区继续运营,公司多次向政府各部门反映,园区模式运营是基于区政府的环保要求,兼顾周边社区居民、学校、医院的需求,也希望政府能够充分理解公司及周边的实际情况,临时的功能转变符合学校、医院、鞋企及广大市民的需求。但当地政府的推卸责任,让公司疲惫不堪。

记者暗访:政策基础有“鞋谷”却仍无“阳光”

2023年9月,温州市自规划局发布公告,鞋谷园区地块调整为新型工业用地(M0),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区创新型工业用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地块新增更多使用功能。

“企业看到这个信息都很高兴,终于可以见到‘阳光’了。但相关部门却说,必须把已经建好的楼房拆除重建,才能享受这项政策。”谭立奇有些失望地告诉记者。

为了解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如何帮扶企业,记者跟随谭立奇走访了鹿城区自律局、环保局、经济发展管委会、丰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并电话联系了经信局等部门。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3

7月18日上午,记者陪同谭立奇来到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自律审批科。其工作人员称,新调整的新增工业用地(M0)用途要求为规划性质,与公司现有房产证性质不同,公司现有土地仍为工业用地,只有收回土地后再出让,拆除厂房重建,才能改变土地性质。目前只能按照房产证上的产业功能进行建设,审批只看房产证上的土地性质。至于业态转型,需要与经信部门联系。

7月18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鹿城区经信局工业科工作人员,得到反馈称,经信部门只是根据土地产权证上标注的性质来确定业态,工业用地只能用于生产型工业,不能用于其他业态,除非区政府同意临时改变业态功能。如因环保、投诉问题等确实无法从事生产型业态,需提供充分证明,区政府会同各部门商议决定是否改变功能。

7月18日下午,记者与谭立奇再次来到鹿城区葑门街道,咨询了经济科科长邱殿照。他觉得,鞋城三期也缺少像鞋谷园区这样的业态,但解决当前的问题,还是需要上面的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解决土地功能转变等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想办法重新找对接。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4

7月19日,记者陪同谭立奇来到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与鹿城区环保局审批科、业监科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沟通。环保审批科朱俊辉表示,鞋谷地块所处位置特殊,周边有居民区、医院和小学,因此如果将该地块作为鞋厂,在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上会不过关,技术指标上也存在缺陷。小学楼顶还有生态环境部设立的生态环境监测站,实时采集污染数据,该站数据直连生态环境部,一旦监测到大气污染排放超标就会报警,中央和省级政府都会触发报警机制。现在的监控很严,环保力度很大,惩罚机制也很严厉,显然在这里设厂并不合适。 考虑到噪音扰民和废气污染的双重因素,不建议在工业用地上进行鞋业生产,即使已经投产的企业,未来也会有后患。既然该地块已经变更为新型工业用地,应该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与经开区商量,并上报区领导,看看如何解决。

温州温化装备公司负责人谭利奇:鞋谷园区被关停,遭遇政府部门推诿插图5

7月19日,记者与谭立奇来到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咨询了经济发展科科长郑瑞良,该科长表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不是具有转化职能的审批单位,不能为企业改变土地性质提供帮助。能否按照新增工业用地(M0)的要求进行职能转化,目前认为不可能,具体细节要问自律局。如果环保局认为不适合办厂,那你们先让环保局出具意见函。现在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牵头找区领导协调。

7月21日,该媒体制作了一份《鞋谷公园恢复为制鞋工厂的民意调查》,并联系周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仅一天时间,就收到近120位业主的反馈。大家的意见非常集中——反对开办工厂,认为开办商业园区、商场、酒店、菜市场等更合适。

7月23日,记者与谭立奇来到丰门街道办事处,向街道书记朱克反映,反对建厂的是环保部门和周边居民。朱克说:“建了厂,居民还有什么怨言?”要求温州文华尽快建厂。

评论:改革营商环境不应只是一句空话,“鞋谷”何时才能重见“曙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通过市场分析,预计温州鞋谷重开后每年将为温州鞋企带来3000万双鞋类订单,为温州带来20多亿元税收,每年向政府上缴近1000万元土地收益,还能解决大量群众就业等双赢局面。按照区对临时用地功能改变的要求,鞋谷具备条件,因为与周边同类业态相比,我们的建设比较晚,所以规划设计条件目前是鹿城区最好的。我们曾多次向各部门承诺,按照临时功能改变,在用地标准、缴纳各类费用等方面,都会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来。

“如果把温州鞋谷几万平方米的土地恢复成制鞋厂,加工所需的材料或多或少都会排放污染物,一想到会影响到小学生和周边居民,包括医院,我们就强烈反对,也不想把它当工厂用。这两年实体经济不景气,很多之前来过鞋谷的鞋企都希望鞋谷能尽快运营起来。这里的园区环境好,大家可以直播和买家洽谈,让鞋企得到真正的实惠。政府应该深刻理解实际情况,不能让企业因为政府的原因和谐发展,最后落得上访、环保、企业倒闭的多输局面。”谭立奇说。

从中央到地方,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谭立奇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创业之路十分艰辛,按照当地政策,投入巨额资金,做了一个好项目,但项目停工两年多,至今没有盈利。期间,各个部门意见不一,互相推诿,没有一个部门愿意牵头向鹿城区领导汇报,商讨为企业纾困事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更好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既“放活”又“管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不能成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落后者,不能让营商环境改革在这里成为“空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