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抱紧华为浮木,合作新进展提振股价,尊界定位高端售价百万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江淮汽车与华为的合作迎来了新的进展。

8月6日,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透露了更多关于第四世界的信息,该品牌由江淮汽车和华为共同打造,名为尊捷,车型定位为更高端的车型,价格将达到百万元的水平。

或受此影响,8月7日,江淮汽车股价一路走高,收于20.27元/股,涨幅9.98%。事实上,江淮汽车此前也曾出现过多轮大涨,其中很多可能是由于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取得新进展,而华为对江淮汽车股价的增值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江淮汽车选择深化与华为的合作,这是该公司业绩日益疲软的幕后推手。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江淮汽车未能抓住机遇,即使尝试与蔚来、大众等车企合作,但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连公司非净利润连续七年出现负增长。

华为的“诉求”。

与华为的合作进程似乎正在推动江淮汽车的股价上涨。

近日,在华为鸿蒙智行香捷S9暨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俞承东宣布,华为与江淮的合作品牌为遵捷,其英文名称为。

截至目前,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四大品牌名称已经公布,分别是AITO、智捷、香捷、尊捷,合作伙伴分别是赛力士、奇瑞、北汽、江淮。

根据余承东此前透露的信息,遵杰将对标迈巴赫、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车型,定位超高端,车型将进入百万元轿车和MPV市场,相关车型将通过江淮X6平台生产,预计年产能3.5万辆。

为此,江淮汽车加快了与华为的合作,并积极开展相关招聘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招聘质量体系专家、质量评审专家、产品线质量专家、生产质量专家和整车质量专家等关键岗位。此外,要求候选人具有8年以上高端汽车项目经验,且必须具有30万元以上的车型开发背景,有合资企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和希爱力一样,江淮汽车也感受到了华为强大的“吸金”效应。8月7日,江淮汽车回应涨停停板,这已经不是公司第一次因为与华为合作而受到二级市场基金的青睐。不难发现,一旦两人大动作,江淮汽车的股价往往会随之变动,甚至提前变动。

2023年10月25日,江淮汽车股价暴涨9.99%,此后持续上涨,最终直接收割三日涨停。

2024年2月6日,江淮汽车以7.53%掀起一轮上涨行情,紧接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江淮汽车年产20万辆中高端智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显示,江淮汽车计划投资约40亿元建设年产20万辆新厂, 包括与华为合作的X6平台,将生产中大型MPV车型,预计年产能为3.5万辆。

今年3月,该厂总投资近40亿元,年产汽车20万辆,将开发新型豪华新能源平台(X6平台),通过华为的智能技术抢占国内高端市场。

同花顺数据显示,从2024年2月6日到3月18日,江淮汽车累计上涨77.5%,可见华为资本的“号召力”。

4月25日,江淮汽车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新能源汽车三位一体(包括车辆、整机、充电桩)三位一体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智能电动元器件开发与制造、充电网络建设与运营、国际化等领域开展合作,次日公司股价上涨4.67%。

5月20日,江齐集团在其官方微信上宣布,江淮集团与华为共同打造的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即将上市,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里,江淮汽车上涨12.45%。

6月28日,江淮汽车新一轮上行行情启动,7月15日晚间,于承东在直播中透露,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品牌名称为遵杰,次日,江淮汽车股价持续大幅上涨,盘中累计上涨近8%。截至目前,从2月6日的低点到8月7日,江淮汽车的股价已经上涨了90%以上。

江淮汽车的困境

与华为并驾齐驱的背后,是江淮汽车日益疲软的业绩,而在此之前,江淮汽车也曾做过多轮尝试。

公开资料显示,江淮汽车成立于1964年,1998年开始底盘设计开发业务,2009年开始汽油发动机生产业务。

2016年,江淮汽车迎来了业绩巅峰,当时公司营收突破500亿大关,可谓是风头潮头,但背后却是越来越惨淡的利润,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在政府补助29.85亿元后,今年的江淮汽车非净利润仅为8.44亿元。

自2017年以来,在政府不再大幅补贴后,江淮汽车的非净利润一直为负。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至2023年非净利润分别为-9300万、-18.77亿、-9.78亿、-17.19亿、-18.84亿、-27.95亿、-17.18亿。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存在感低的车企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无法打造出爆发力十足的车型,业绩上取得长飞的江淮汽车也越来越迫切。

2016年4月,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但不具备自主制造汽车能力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一拍即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认江淮汽车整车厂首阶段5万辆产能计划。 从而正式启动了双方的合作。

此后,两者的合作不断深化,江淮汽车也从蔚来汽车那里赚了不少OEM费用。根据蔚来汽车年报,2018年至2022年,蔚来汽车向江淮汽车支付的费用总额分别为2.23亿元、4.41亿元、5.32亿元、7.15亿元、11.27亿元,合计超过30亿元。

这显然不足以弥补江淮汽车的巨大损失。2023年12月5日晚间,江淮汽车公告称,蔚来汽车以31.5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江淮汽车此前为其生产的部分工厂资产。

除了与蔚来汽车合作外,江淮汽车还与大众汽车携手深耕新能源领域,并于2017年12月在政府指导下,与大众汽车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

不难发现,江淮汽车之所以没有因为新能源市场的早期布局而站稳脚跟,甚至在大众眼中,也逐渐成为了一家新能源代工厂。

2019年,江淮汽车与华为在深圳正式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和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两家公司不仅将专注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研发,还将在5G、AI、云等核心技术和产品方面开展合作。

此后,两家合作的消息就很少了,直到去年4月17日,江淮汽车才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华为合作的智能汽车将定位于超高端豪华纯电动市场,价格区间在80万-100万元左右。

2023年12月1日晚间,江淮汽车终于宣布,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自签约之日起有效期为10年,鞋履落地。

业绩“返老新”?

单从业绩层面来看,江淮汽车的业绩似乎正在回暖。

7月10日,江淮汽车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测。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5亿元,同比增长86.86%。

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约为7800万元,上年同期为-24323.45万元。

业绩预测披露后,海通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给予“买入”和“增持”评级。不过,江淮汽车表示,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贷款利息大幅降低,且汇率波动导致外汇收入大幅增加,使得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为了唤醒低迷的业绩,不得不“出售”一些边际资产。2023年10月,江淮汽车将其子公司江淮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70%的股份出售给专门为江淮汽车经营进口葡萄酒贸易的淮南大海食品有限公司。

一方面,江淮汽车加速剥离边缘资产,另一方面加入华为的汽车BU,并以此为其赋能。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为鸿蒙智行以整车销量位居中国新动力品牌销量榜首,这对江淮汽车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

此外,于承东还表示:“享受高端轿车的定位;智捷定位于中档、中高端的广泛范围,是广大人群都能买得起的一款车;问题行业的主要关注点是SUV;(和)江淮汽车(合作推出的品牌)定位是“超高端”,而差异化的布局,无疑会让江淮汽车这个尊重者拥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此外,根据华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经销商价格中位数超过40万元的乘用车市场统计,国内乘用车市场将从2022年的82.1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00.4万辆,中国品牌的份额将从2022年的6.5%快速提升至2024年1-5月的21.0%。

这些都意味着,此次与华为合作布局高端轿车,或将成为江淮汽车扭亏为本的契机。

江淮汽车抱紧华为浮木,合作新进展提振股价,尊界定位高端售价百万插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